参加行动营一周,更新了认知和操作系统。正如题目所问,做一件事需要用毅力坚持吗?不做回答,先看一看收获吧。
做一件事情先赋予重要意义,然后社交学习并进行刻意练习。有了愿景,找到队伍,投入实践,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重要意义即愿景,我有如下感想:
赋予自己做一件事的重要意义,如果不断地上升高度,会不会可能是一个自己终生都乐于甚至奉献一生的?那是不是伟大的愿景?
比如我想赋予学习英语重要意义,从初步意识开始推演:1.个人兴趣爱好,觉得很酷。 2.学好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3.可以交流,出国旅游。 4.可以当志愿者,义工,助教。5.祖国需要时可以请战。
从个人的感受,个人的需求,最后可以上升到社会价值,当提升高度,就成为愿景,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是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这样写出重要意义,写着写着就会从个人的利益上升到与社会、与国家、与世界、与未来百年千年......
2.社交学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裹挟前行,还有在思想交流中会继续更新自己的认知。
3.刻意练习,有目标,就有了行动,或者有了行动,也会成就你的目标。
就“行动”这一话题,我还自己总结了一句话,一直鼓励着自己:身体比我们的大脑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
大脑限制了我的身体,而现在有了行动,反而一切都不一样了。
比如:练习爬行,我原来想法:“爬不了啊!这么大个人,爬得像只大蛤蟆,多难看!爬完太憋得慌啊!呼吸都困难......”爬了3天后(每次数100个数字),身体越来越舒服,大脑还来不及去想啥,人已经开始和女儿在客厅里爬来爬去了!
又比如,我5:30起床参与直播共读这件事,原来那是诸多借口!“那么早起床,自己还没睡够呢!肯定起不来!白天得多困呐!没睡够8个小时呢,身体还没休息好呢......”结果呢,参与7天后,每天精力充沛,觉得每一天安排得都挺充足,晚上和女儿愉快地聊完天、唱完古诗,9:30基本睡着了!早起第7天,闹钟没响,人已经自己醒来。
这一切身体都觉得挺舒服,大脑里原来可找一大堆的困难和借口呢!所以相信身体比大脑了解我们自己!
那现在我每一天所做的事情,都与快乐联结,读书是享受,锻炼是享受,临摹字帖是享受......哪里还有苦哈哈的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