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轮训,6次课程,30天训练,240个小时的投入,华南区中德模式高级家庭治疗师培训,这一切在今天以结业的形式暂告一段落。没有狂喜,没有兴奋,甚至没有激动,有的只是对当下的笃定。
三年前和三年后,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这个区别,那就是,我更加清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所理解的是,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无外乎这三类问题。
如果再具体一点,三句话:
个人内心更有力量,更能勇敢的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更加舒服顺畅了;生活中,工作中,更加勇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需要了。
我迫切的想要将这个过程的精华分享给大家,给追求美好内心的人一点点启发。
上篇:从我个人成长的角度
1.自我觉察和接纳
同样是因为自己的某句话或某个行为导致小A难过,我的第一反应:“我错了,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去道歉去安慰。”
我从来没想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小A你也太敏感了吧!每个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在这个做法上我没有任何的障碍,你不舒服,那是你的事,是你自己要做的功课,跟我没有关系。”
另外一个场景:作为翻译官的盛老师,对作为中方发言代表的林老师说了一句“你别太得瑟了”,猜测一下,林老师当时是什么感受?我的回答是“羞愧,觉得自己可能说多了”,小C说“愤怒,凭什么这样说我”,小D说“骄傲和自豪,他这是明显的羡慕妒忌啊”。
一句简单的反馈就是这个人惯常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一次在做萨提亚的沟通模式分类时,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的归类为“讨好型”,一个我曾经非常不能接受的类型。不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而是看到了自己内在小孩的真实需求。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测试过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吧?大五人格、九型人格、16PF、性格色彩……等等。因为专业是心理学的关系,从大学起就陆陆续续做过好多的类似测试,一直有个梗:我无法测出自己的类型。
我很自豪的告诉别人,不要问我是哪一类,我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别,我在不同的心情、面对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我是综合型的,我是有很强可塑性的。
内心对自己说,为什么我总是测不出到底是个什么型呢?每一种都很像、每一种都没有穷尽,这不是我,那也不是我,我也不知道在面临这样那样的情景时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这背后,其实是面对真实自我时的恐惧。因为每一种类型,都有ta闪亮的优势,更有ta致命的缺陷,我不想有那样的缺陷,ta会打垮我会吞噬我,我不允许我做出不明智的反应。
我害怕面对和表达真实的自己,伪装久了,保护的壳越来越厚,连自己都不知道,藏在心里那最原始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了。
当我敢于去归类时,我知道,那壳正在破碎。
想起课堂上唐登华老师的2个回复。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人,常会被问到一句话:你们学心理学的,好可怕,是不是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是不是在分析我?唐老师的回答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你有什么值得我分析的,不就是想多赚点钱,喜欢帅哥美女,你那点想法我都有,你有什么好分析的。”
面对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年女性,结婚8年时突然对第三人有好感,因而对自己懊恼不已觉得自己不可理喻,唐老师回应说“结婚8年了才有这样的想法,你真是太伟大了,我几乎每天都有无数次对第三人有好感”。
所以教学团队和学员们把唐老师戏称为“健康型人格障碍”,是有道理的。一个敢于看到自己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尤其是明白,有些情绪,是客观就会存在和产生的,而我们很喜欢和ta作对,不但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伤害到自己。
比如青春期对异性的期待,比如深情相爱而失恋后的痛苦,比如同学比自己考的好时的嫉妒……一位高三女生,在课堂上突然对男老师有种亲近的感觉,于是害羞害怕担心懊恼压抑,导致后来对所有男老师的课都无法听下去。作为老师或父母,这期间,对这位女孩的态度若是指责批评或者说教,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若有,就是将女孩推向了更无助的绝望。
明白了自我觉察和接纳,也就明白了,对身边人的觉察和接纳。
难怪老师说,把自己过好了,身边的人也就好了。
——365极限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