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是人生早年获得基本生存资源和良好生存环境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其他的优秀的资源基本不会出现。
如果做到了孝悌,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谨信,为人、做事都要谨信起来。
谨信一方面是对资源拥有者的父兄等长者孝顺恭敬,还要在跟他们相处的时候谨慎、守信。
谨慎、守信的为人,谨慎、守信的完成父兄交代的任务。
曾子听孔子讲课,提问问题要站起来。玄奘听到父亲给自己讲这个故事,马上就明白,自己在听父亲讲话时应该站起来。这就是曾子和玄奘的智慧。
后世的子弟,在听父兄讲话时要站着就是仿效曾子的故事。老师开始讲课时,班长喊起立,同学们一起向老师问好,老师也向学生们问好就是曾子故事的演化。
尊重父兄,尊重老师、尊重长者、尊重位高权重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尊重的是资源、是权利,也是能力和经验。
张良圯桥进履,获得黄石公认可,后恭敬谨信获得太公兵法就是深得孝悌谨信之三味。
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被全国通缉。这一日走到下邳圯桥上,看见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老人看见张良,把自己的鞋子踢掉,鞋子调到桥下。他让张良帮自己捡起来,说话很不客气,张良是一个贵族子弟,一下子气上来要打这个人,定睛一看是个老人,于是忍了起,下桥帮老人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有让张良帮自己穿上,张良干脆跪坐在地上帮老人穿上鞋子。
鞋子穿好,老人大笑而去,张良吃了一惊,感觉老人不是一般人,于是目视老人离去。老人前行了很远,张良没有离开。等老人回头一看,张良还站在原地等自己,于是就回来对张良说:你小子还算可以教,五天后天一亮就在这里见面。张良很奇怪,但是还是答应了说:好。五天约定的日子到了。张良一大早就到圯桥,结果老人已经在了,老人生气的对张良说:跟老年人约着见面,你还迟到,太不像话了。再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天还没亮,鸡一叫张良就赶到桥头,老人已经在了。怒斥张良:怎么又迟到啦!过五天再来。这次到了约定的时间的前一天,张良亥时就到,凌晨子时未到,张良已经在桥头了。这一次,他也不过等了一小会儿,老人就到了。老人看见他笑着说:这样才对!
然后老人交给他一本书《太公兵法》。
这就是黄石公教张良的故事。
张良对老人很恭敬,尽管心中有气,他忍得住,不仅忍得住气,还做得出跪下穿鞋的动作。张良真大丈夫也。
张良知道老人不是平常人,于是目送、追随,没有离开,这才有机会跟老人再次交流。
然后约见面的时间,又是从张良自己理解的平明到干脆亥时就到,直接立于不败之地。这次,即使老人也早到,张良也没有迟到。
张良的孝、谨信在此表现出来,张良的智慧充分展示。
有了孝悌,张良有了跟黄石公接触交流的可能,有了谨信,张良从黄石公处获得了《太公兵法》。
张良的成功还有其他的因素吗?咱们下一回再谈。
感觉咱写的东西还有一点可取之处的,欢迎您点一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