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是一个严重拖延病患者,同时又是一个渴望改变,积极向上的好同志,两个背离的特质成就了一个矛盾的我。为了丰富自己的心灵,培养多种兴趣,提高生活品质,近期报了一系列的微课,包括摄影、画画、写作等等,可是因为拖延的毛病,拉下了很多课程。时间长了,拉下的课程便成为了心里沉甸甸的负担。这不,为了完成每天好报作业,正苦于找不到素材时,突然灵感乍现,我何不将所听的课、所看的书整理为笔记,同时将这些笔记作为好报的作业?一是可以督促自己认真听课消化;二是找到了写作的素材;三是群内小伙伴们如有兴趣,也可以作个参考。一举三得,可行,可行。
首先分享叶武滨老师的易效能-时间管理。其实时间管理,真正管理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时间管理是手段,管理自己是目的。
《时间管理(一)》
时间管理的第一个习惯是早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起。养成每天5:30-6:00早起习惯(对于像我这样赖床的人,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培养这个习惯可以借助一些手段:比如阳光,让早上刺眼的阳光把我们叫醒(也就是晚上不拉窗帘睡觉),比如洗澡和香气,用冷水洗澡,用特殊香味刺激(这主要是帮助大家起床后能迅速清醒)。注意,这里没有提闹钟,据科学研究,闹钟对人体健康不利,呵呵。
时间管理的第二个习惯是晨间日记。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通过早起的时间,写下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对未来的愿景,对目标完成情况的反观等等,时间不需要很长,也许3-5分钟就可完成,但是通过这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一种清明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
日本一作者曾写过一本书叫《晨间日记的奇迹》(我也还没看),听说看后可以帮助我们坚定写日记的信心。当然,晨间日记也并不是一定要在晨间写,关键在于坚持写这个习惯(与好报初心一致)。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方便我们随时查询,咱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叶老师推荐用“印象笔记”(哈哈,我还没试过,以后试了可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好啦,今天就到这儿啦,我需要消化,也需要努力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