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较劲
2016年3月2日
为什么要参加百日写作的活动呢?也许是想跟自己较劲,跟自己过不去吧。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做事没有长性,又懒散的人,喜欢吃喝玩乐,喜欢享受生活,喜欢尝试新事物,因此唱歌,跳舞,朗诵,烘焙,茶艺,插花,瑜伽……典型的杂家,却无一精通。
这也许跟我人生态度有关,我认为人生就是经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成就。做事情,尤其是兴趣爱好,率性而为就好,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
写作也是一样,来兴致了写一写,并无一定之规。为儿子写的日记,从分娩写起,七八岁时候,一个本子还剩下好些。
看到百日写作的召集令,我就在问自己,是不是要为难一下自己?
严歌苓在《赴宴者》后记中写到,英文写作也许是她最后一次跟自己过不去。她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喜欢做略感吃力的事儿,它焕发出精神和身体里一种凝聚力,使你的生命力,突然达到更高的强度,或者浓烈度。我和所有的人一样,喜欢的是自己生命的这种强度。”“这种紧张、不适,说明你在成长,人到中年成长是难得的,它给我错觉,青春还能往复。”
“当年明月”也是要为难一下自己,每天更新一篇微博,用了3年写成了150万字的《明朝的那些事儿》。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美味关系》,工作生活都很沮丧的公司员工茱莉.鲍威尔决定用一年间实践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名厨茱莉亚.切尔德第一本食谱《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中的全部524道菜,并写博客记录每日进展。在模仿茱莉亚.切尔德的历程中她终于找到了自我。
看来大家的收获来自于坚持,有时,所谓随心随性,不过是懒惰的借口罢了。
也在练太极拳,并且在历经舞蹈、瑜伽之后,我坚信太极是绝对值得打一辈子的。但是由于实在惰性太强,第一年出勤,不到两个月,至今连续出勤天数不超过90天。尽管师弟们时常电话,短信,微信,使用了各种现代化的联络手段,也不能在冬天里将我从温暖的被窝中唤醒。他们同时还尝试了鼓励,挖苦,罚款,作诗讽喻等各种经济制裁和精神摧残方式,却仍无法让我天天报到。不能做到拳不离手,自然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师弟们突飞猛进了。
前辈成功的经验在前,自己惨痛的教训在后。于是当“百日写作”摆在面前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是时候要为难以下自己了!
昨天各位前辈分享经验的时候说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活动期间一旦中断,哪怕是一天,整件事情就会发生急剧的逆转!“有了初一不愁十五”,一旦中断,打乱了节奏,就很容易半途而废,会每天找各种借口原谅自己。
除了大家交流的固定时间、不论主题字数写作,甚至不检查仅积累等经验, 为防止自己偷懒还要用以下办法监督自己:
1、求被监督:将活动告知家人、朋友,请大家监督;
2、大奖诱惑:多多设立阶段性奖励,一周奖大片,二周奖大餐,一个月奖武汉周边游一次……
3、降低难度:找到了一种简单写作的方法,口述即可成文,有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写;
4、让百日坚持成为习惯:尽量生活有规律,同时坚持写作、太极、学英语,收获丰富,相辅相成;
准备好了,“百日写作”我来了!
写在路上
2016年5月7日
前几天收到了一个通知,说我的那篇文章《初识易经》,被简书首页推荐为最新上榜文章。我当时非常的开心,于是,就把这个消息发给了几个我认为能够一起与我分享快乐的朋友。发完之后我就后悔了,会不会打搅了朋友的生活?老公说,你这样每写一篇文章就发给朋友,逼着他们阅读、评论,会不会给他们造成压力?我自己也觉得的确是不太好,心态出了问题。
首先是写作的心态发生的改变。最开始参加百日写作的时候,写文章是为给自己看,正如古琴是弹给自己听一样。觉得是自己记录生活、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没有发表在任何地方,写得轻松轻松自在。渐渐地,文章慢慢积累得多了,便试着投投稿,在笔耕不辍上也发表过几篇,在朋友圈、简书中分享的时候,朋友们也反应热烈,因此信心大增。写作的时候也开始谋篇布局,推敲琢磨,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这是为了发表而写。
写作如果不再有随心所欲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劳神费力地遣词造句和寻找题材灵感,便已经背离初衷。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情感真挚,是《诗经》也是所有表情达意方式(包括写作)的基本要求,乃至至高境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即使辞藻华丽也是舍本逐末,不能直指人心。
其次,保持平常心,分享方式也要调整。之前,有了新的作品,就希望朋友能够一起分享写作的快乐;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带给他们一些收获,也有朋友说看了我的文章有收获,这也让我很开心;同时,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些反馈、评价和建议;更期待着能从这些朋友中找到真正爱好写作的同道中人。但是单独发给大家看,是不是会有些逼迫和炫耀的感觉呢?有的朋友事情很多;有的要照顾孩子;还有的本来有就没有阅读兴趣,所以我对朋友要求是不是过高了,过急了一些?写作和阅读并不是人生必备,不是每人都有时间、心情和兴趣与我共享这些笔耕的乐趣。
写作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有很多作家心无旁骛,潜心写作,积累十几年甚至一生,才能完成一部著作。路遥耗八年心血完成了《平凡的世界》;陈忠实下了十年功夫,写成了《白鹿原》;汤皓晖穷16年之功完成了《大秦帝国》,哪一部不是厚积薄发的鸿篇巨著?除了才华,唯有沉得下心,吃得了苦,坚持不懈才行呀。
写作难,坚持写作更难,要能坚持初心、保持平常心写作难上加难。但我参加百日写作活动,不就是为了为难自己的吗?那就调整好心态,继续写在路上吧!
让思考成为生活习惯
2016年6月13日
一百天,时间既短暂又漫长。
有人说,写作难过生孩子,因为生孩子“肚子里有货!”每天写作,总不能天天记流水账吧,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上班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简单的日子。于是,就逼得你大量阅读,包括看书,看影视作品;逼得你仔细观察生活,细致地品味生活;逼得你去参加各种活动,获取素材,不能偷懒。
即便有了素材,写作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想法、感触常常转瞬即逝,又不系统。有了想法,把它想明白已是不易,要逻辑清晰地成文就更难。因此,但凡有星点灵感闪现,要眼疾手快、饿虎扑食般将它牢牢抓住,再耐着性子将藏在下面的“核”抽丝剥茧,理清楚,然后在绞尽脑汁地将混乱的语句按次序排好队,这通让人精疲力竭地折腾之后,如果主题明确,语句通顺,上进心如我者,就开心地宣布大功告成啦! 当然也有写了半天仍然“满纸荒唐言”不知所云的,那多半是由于思路还是不够清晰,或是论题不熟悉驾驭困难,那就不得不多做些功课再修改(如《帝国的毁灭》)。
一百天写作的体验像坐过山车,丰富刺激。兴奋起来,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人像打鸡血般,千字长文一气呵成,怎一个“爽”字了得!(如《百鸟朝凤》);无奈时,光阴飞逝如电,每一天时间都不够用,“还没有写完作业!”成为睡前噩梦;有煎熬,一写几个小时,写到兴头上还会熬夜(彻底违背了养生之道),腰酸背痛,眼睛更是感觉快要掉下来了,酸楚难当;有痛苦,一次深夜,在手机上写《把学习当娱乐》,几千字的文章改了又改,好容易觉得满意了,竟被我一个误操作给删掉了,当时冷汗就下来了。当身为IT高手的老公研究了半天,宣告《简书》的删除并无备份,绝无生还可能时,我真心痛不欲生;当然,也会有小小的得意,100天,积累了7万多字,所谓“跬步千里”,积累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我也收获了87个喜欢,27个粉丝,希望同好者相互鼓励,一起走的更远……
因为百日写作的活动,也见识到了一些高手,他们每天仅用1-2小时读书写作,一年读几百本书,每天发表几千字文章,几千上万的粉丝,《简书》平台上,这样的大神应该不少吧,至少签约作者应该都是这个级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以我的浅薄功力尚无法了解,但我以为,且不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切磋琢磨是否有必要,但作者花几年功夫写成的书一天读完,总有些快餐文化之嫌吧。如果把文化当成知识,几口吃完,会不会有些可惜呢。
而且,如果每日“写作”变成每日“发表”的话,很可能会渐渐背离写作初衷,从重内容,重思想,变成追逐阅读量,追逐话题,哗众取宠。《简书》上也是越来越多的“标题党”,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气势,也许也于此有关。
我想,作为百日写作的宗旨,能不能成文或是发表,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日记、笔记这样的积累可能比匆忙发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