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常常会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走,害怕一个人玩儿,连去厕所都要找个伴儿。如果认真回忆一下 ,小时候一定有个陪你去厕所的的小伙伴。有时候不得不一个人走的时候,也要找块小石子作伴,走一路踢一路。
那个时候觉得只要是和别人在一起,你就不是孤独的,你就是有伴儿的。
长大了,你稍微懂了一些孤独的含义,你知道那是你内心的一种感受,因为有时候即使在人群里你依然会感到孤独。
但我们还是常常担心自己不合群,害怕会被这个快速奔跑的世界丢掉,为了合群,为了不被丢掉,我们常常违背自己的内心努力迎合。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只要大多人喜欢,我们也会努力喜欢。
毕业时,大多数人都选了理科,你只好也选了理科,因为你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到了恋爱的年龄,你虽然不喜欢相亲的方式,但你还是去了,你害怕被这个群体落下。
工作中,明明觉得领导做得不对,可是大家都在附和,于是你也沉默了,你想也许是我错了。
下班了大家去喝酒,唱歌,你明明不想去,可是你还是点头去了。这样合群的次数多了,你似乎真的成了人群中的一份子,你忙忙碌碌,在人群中附和,欢笑,喝酒吃肉。你跟着这个世界一起奔跑,你一直在努力地向前,向前。
一个人的时候,你又常常感到疲惫,甚至是落寞。
02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但是我们又是孤独的。
认为孤独会失去快乐,孤独会显得不合群,是对孤独的误解。
所以学会与自己相处,也就是如何独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说到: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的一隅。
那么究竟什么是孤独?孤独其实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
孤独(Loneliness)和孤单(Alone)不同。孤独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而孤单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独处、形单影只的状态。
舒服而温暖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在人群中不会感到孤单,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好更快速地成长。
在孤独里让你的心灵沉淀下来,你会感觉到一种寂静的快乐!独处是我们灵魂成长的必要空间,我们的内心就是这样无数的独处中逐渐强大起来的。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通关游戏的话,那么每一次独处就是给你机会让你来完善你的装备,让你更有力量,让你有更多的配置来面对生活中的一个个关口。
在日本作家村上村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里有一段话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他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这片内心的森林,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孤独,你可能一直在逃避,不愿去面对,但它一直在那里,与其这样不如面对,走进去,爱上它,成为它的朋友。
03
当你以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获得关系时,你无疑是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这种忽视自我的痛苦感总会在某个时刻悄悄地跑出来,让你感到更加的寂寞失落。
所以学会和自己相处,去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
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突破“不合群”“寂寞”的表象,接纳孤独之后,你会懂得在糟糕的关系中,带来的可能只是伤害,只有当你的灵魂和智慧建立更深层次的链接时,你才会对前进的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
独处之后的时光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不会把自己的感受丢掉的力量。
还记得张韶涵吗,那个用《隐形的翅膀》《梦里花》等歌曲感动过千万人的女孩,在她人生的低谷期,众叛亲离,被唱片公司雪藏,事业受到重创。
张韶涵在沉寂中默默积聚自己的能量。她开眼镜店、鞋店,从不停歇,几年后,重新签约新的公司,出唱片。
在生活中,为了保持好的状态,她天天锻炼,瘦弱的身板练出了马甲线。她甚至还买了一个岛,自己做起了岛主。
她的一曲《阿刁》:“孤独是一种信仰,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溃败!
如果没有孤独的试炼,没有短暂的沉寂和沉淀,我们无法看到一个那么有力量的张韶涵。
日本森的推理小说家森博嗣在《孤独的价值》中写到:
感觉到寂寞、孤独,都是为了迎接随后降临的快乐所做的准备。不好的状态是跳跃到好的状态前屈膝的瞬间,所以些许辛苦或麻烦都是赠品。
森博嗣是一位工学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同时开始创作推理小说。
1996年,他凭借《全部成为F》一书荣获第一届“梅菲斯特”奖,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森博嗣决定全职写作,因此减少了大量的社交活动,只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这个阶段开始,他对孤独有了更多的相处,也有了很多的思考。后应友人之邀,于2014年把对孤独的思考整理成书《孤独的价值》。
所以当你感到孤独时,请相信孤独的价值和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