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已步入腊月,腊月的开始意味着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即将到来。现在的条件较以前好了很多倍,但身边很多人却感叹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虽然已过几十年,但儿时的年味像烙印般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时常萦绕在心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儿时特别盼望过年,可以穿上新衣新裤新鞋美一美,可以尽情地玩,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和零食,享受到了舌尖上的快乐,还可以拿到长辈们放在红纸米糕里的压岁钱,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孩子在各方面都步步高。而现在的压岁钱就纯粹地放进红包,总觉得少了点年的意义。儿时被年味的气氛感染到忘乎所以。
那时的年味在腊月就开始慢慢地拉开了序幕。大扫除,杀年猪,年味在猪的嚎叫声里蔓延,叫声仿佛在呼唤着远方的游子。大人们在那天会无限量的放任,让孩子们的味蕾得到满足,小肚子都撑得鼓鼓的。
年味钻进了豆腐坊里。那时跟着大人去磨豆腐,会蹭到一碗热腾腾地豆腐花,没有香菜,没有榨菜,也无香油等佐料,只有盐与味精和着几滴酱油,但吃起来是那样的香,那样的有滋有味。现在的豆腐有盐卤的,石膏的,嫩豆腐老豆腐,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但独恋儿时的那份正宗纯味。
随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年味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有菜肉馅的,萝卜丝馅的,芝麻馅的,各种各样的馅料。老辈们很重视包子的松软度,他们认为包子发得越松软,预示着来年会越来越发。红色是过年的主色调,所以包子上会点上红,好似一颗朱砂痣,也会在孩子们的眉心点上一颗红印,让年味越发的喜庆。
除夕夜的年味溢满妈妈的围裙,在妈妈满是老茧的手里酿开,带着色香味飘进妈妈做的食物里,融进团圆的欢笑里,浓郁着,温馨着,满屋都是妈妈的味道。年夜饭后,年味会在灶锅里的瓜子花生辟里叭啦的声里和贴对联的忙碌里穿梭。
辞旧迎新的鞭炮会在时针走到0时前几分钟在家家户户响起,一声接着一声,把天空映得通红,震天震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地火药味,新年的年味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中扩散到各家各户。
大年初一走东家串西家的拜年,路上人来人往,碰倒了都会互道新年好,新年快乐之类的祝福话。拜年得喝红糖枣汤,喝上一两口糖水或吃上三两颗枣子,预示开启一年幸福甜蜜之旅。若是新婚夫妇去拜年,便会说上一句把枣全吃了,早生贵子。现在拜年的桌上摆满了各种坚果类零食和水果,再无枣汤的影子,遥远并陌生了这一习俗的存在。那时的孩子们一圈年拜下来,糖果和压岁钱把口袋都塞得鼓鼓的,然后满怀喜悦地盘点着自己的收获。男孩子会用压岁钱买来各式小炸炮或枪之类的玩具,女孩子则会买些头花或发夹,在儿时的年味中成长着并快乐着。
儿时的年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成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了那些年里满满的温馨和快乐,成为记忆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