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听了一个新闻评论,讲的是一个豆瓣网友“江声走”的帖子,被戳中了心。发帖人所在的城市乘坐公交需要扫码支付,还得验证健康码,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一对父子,提着大包小包,显然来自农村,父亲不知道如何绑定银行卡,孩子太小更不知道如何操作。他帮忙下载app,却发现这位父亲的银行卡因为未知的原因,被认定为非安全账户,绑定失败。代刷不可以,现金不接受,司机把投币口一捂:没有健康码认证,出了问题谁担责?司机催促,乘客埋怨,这对父子只能下车走人。
想想,再过几天自己的母亲就要从家乡独自赶火车来帮我照看孩子,虽然上车前后都有人照应,可是母亲用的还是老人机,也没有健康码,也没怎么出过远门,万一要是上不了车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挺为老人家担忧的,30年后,我们是否也会被成为“数字难民”,也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所谓数字难民,百度百科的解释就是社会上选择逃离而不是融入本土文化的老年人。
“数字难民”其实应该是指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等原因远离数字文化的群体。与之相对应的概念还有“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桥梁”以及“身份不确定者”。
像新闻评论中这样的“数字难民”还有许多。由于不熟悉智能手机,许多老人无法顺利使用健康码,“扫一扫”成了他们的出行障碍,他们就成了我们身边“数字难民”中的一员。如今普遍性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和微信。出门在外无现金化交易,使得数字难民几乎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央行积极推动的DECP(数字货币)。可能用不了多久,现金就完全没了用武之地。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正在逐年攀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此类“数字难民”的数量也相当庞大。我想说的是,信息化没有错,带了很多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不应该以舍弃老年人的便利为代价。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解决“数字难民”的不相容性呢?
一是为“数字难民”开辟绿色通道,避免“一刀切”。无论什么规则都不能一刀切,要给老年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比如,扫码坐公交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不能扫码、不会扫码的老年人拒之门外,而应该探索一条折中的方案。比如,交管部门可以给不便于扫码出行的人制定一条针对性的出行方案,也可以拿身份证,现场登记。总之不能粗暴地把老人拒之门外。
二是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尽管年龄老了,但是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不要排斥新事物,要主动去接触、学习新事物。当然,更不能倚老卖老,面对公共规则,不能以一句“我这么大年龄了”为挡箭牌。毕竟,在疫情防控中,公众安全无小事,如果不能出行,就减少出行。
三是人人都要有一颗尊老爱老包容之心。一边是严谨的规章制度,一边是真实的民生诉求,当二者产生矛盾时,什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但不论如何,对于那些老人,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弃的一代,他们是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奋斗过、挥洒过青春的人。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国还是农业社会为主的时候,就是这一群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给新中国交了最多的农业税,那怕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能少交国家一粒公粮,正是他们不分昼夜的劳作,才给中国的工业和今天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这样的社会红利最应该享受的就是他们,容不得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粗暴和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