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精进:改变一生的高效思考法(如何用最聪明的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本书选取了各行各业内高效思考的方法和模型,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帮助大家理解如何用最聪明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些案例,大家可以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反思:

为何你的劳动总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

为何你的工作或多或少有一丝的瑕疵?

为何你付出了很多,收获却不成比例?

为何你在面对困难时总显得束手无策?

第一部分  你还在无所事事,是因为没有找到痛点

01  锁定目标,然后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目标是一个员工的痛点,只有把注意力聚焦在目标上,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正确评价自己做得怎么样,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执行工作任务。

可以锁定一个大目标,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目标拆解,将其拆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拆解到非常小,以个人能够轻松实现作为标准。

很多人对这种做法不屑一顾,他们更愿意一步到位,结果目标超过了他们的能力,其中一个环节失败了,然后意识到问题的难度,很快就放弃了。

失败体验是非常致命的,这也是多数人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很多精英即便能力出众,面对复杂问题时依然喜欢采用这种目标分解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通过不断的胜利积累信心,从而提升做事意愿。

要实现目标,需要有一个分解目标、将其量化为具体阶段的行动计划,通过计划可以清晰地知道不同阶段该根据计划实施哪些工作,这是行动的基础。

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目标分解方法有两种:剥洋葱法和多杈树法。

1.剥洋葱法

顾名思义,剥洋葱法就是要像剥洋葱一样,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将每个小目标分解成若干更小的目标,一直分解下去。

比如,将每一个短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则月目标变成若干个周目标,周目标变成若干个日目标,最后,依次分解到现在该去干些什么。

通过分解目标,你会弄清楚从何入手,发现看似复杂的问题,原来很简单。

2.多杈树法

在多杈树示意图中,树干代表大目标,每一根树枝代表小目标,叶子代表即时的目标,即现在要去做的每一件事。

其中,小目标是大目标的条件,大目标是小目标的结果,小目标的实现之“和”,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

先写下一个大目标,然后问,要实现该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列出所有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完成这些条件,其实就是达成该大目标之前必须首先达成的小目标。画出每一个小目标,它们就是大目标的第一层“树杈”。接下来,再问要实现这个小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列出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所有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变成各处小目标的第二层“树杈”……如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即时目标为止,才算完成该目标的多树杈分解。

02  思维翻转,发现眼界之外的风景

不管面对新鲜事物还是已有事物,打破传统习惯造成的思想桎梏,发现眼界之外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打开局面。

聪明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接触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先对自己的已有观点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一方面可以发现事情不同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未知的风险。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用到创新思考法,有关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水平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垂直思维(逻辑思维)而言的,垂直思维是以逻辑与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根据前提一步步地推导,既不能逾越,也不允许出现步骤上的错误。经常使用垂直思维的人缺少创造性,只能看到眼界之内的物体,看不到眼界之外的风景。

与垂直思维不同,水平思维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的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关心的不是完善旧观点,而是如何提出新观点;不是一味地追求正确性,而是追求丰富性。

03  就算旁边站着卡米拉·贝勒也不看一眼

卡米拉·贝勒是谁?

美国专业电影网站“Independent Critics”公布由几百万名网友票选出来的一百名拥有最美脸孔的女性,结果卡米拉·贝勒夺魁。

如果这位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出现在你的附近,你会不会回头看一眼?

相信99%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注视着她,然而想要成为超级精英,就必须专注于目标,不畏诱惑。

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繁杂的诱惑和眼花缭乱的选择来干扰我们的目标,阻碍我们的思绪,让我们效率低下,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目标,集中精力,才能获得成功。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涉足了多少领域,而在于你是否能够在某一方面深入钻研,做到无人能及。一旦选定了一个目标,就应该彻底地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聚焦、聚焦再聚焦,专注、专注再专注,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培养专注力,只需要几个很简单的点,你做到了吗?

一次只做一事

如果我们一次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更快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对于不同的任务,人脑内有不同区域和机制对应地进行处理。无论是哪种机制,在涉及注意力的处理目标/预期任务时,对其他同种类型任务的处理能力就会降低。

处理能力降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被称为“任务切换耗散”,另一个被称为“任务混淆耗散”。

前者是指在同时处理的两个任务间相互切换时,人脑认知压迫前一任务并强化后一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导致的认知能力降低;根据所处理任务的复杂度不同,这一切换的时间可以有很大差异,简单任务消耗时间在200毫秒左右。

后者是指在认知切换到后一任务之后,头脑中仍然会时不时地出现前一任务的内容,这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认知能力。比如,刚刚进行了网络购物,马上开始正常工作,此时头脑中仍然会出现“剁手”任务场景,而工作本身需要消耗特别多的脑力,因此使人面临畏途,降低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干扰

完全避免了手机游戏、微博、淘宝以及微信的干扰,让你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一项工作。

保持头脑清醒

只有头脑清醒的时候专注力最高,而大脑能维持高效思考的时间在8~10小时,普通人高效专注的时间更为有限。所以,当你感到疲劳、困倦的时候,试着睡一会儿,做几个深呼吸,用冷水洗把脸,或者是其他让你能够快速清醒的方法,之后再投入工作,这样才能保持专注。

第二部分 拆分问题的关键技术

04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选择最优途径

最优路径法,这是聪明人在面对问题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指的是当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时,选择最优路径。

操作方法很简单,第一步列出问题,第二步列出潜在的解决方法,逐一分析找出最优途径。

05  让创意飞溅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的提出是针对传统决策的弊端,希望以群体讨论的方式,让所有工作的参与者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传统决策中一言堂的弊端,从而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由于团队讨论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来但不进行评价。等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后,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会者敞开思路,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火花。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现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在职场中,当准备开始一个新项目,或准备开发一个新产品时,大家就会找一间会议室,准备好白板和马克笔,把所有人关于新项目的想法都记录在白板上。与传统的会议不同,头脑风暴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送,它需要所有人在前期作好准备,以便在头脑风暴会上,将已经梳理完毕的观点分享给团队的其他成员。

首先要定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不是“我想拉大家一起聊聊这个产品”这么简单。例如“如何改善公司餐厅的就餐体验”就不是一个明确的主题,而“如何改善公司餐厅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则可以算作一个明确的主题。

当主题明确之后,就要给出头脑风暴的关键词,比如增加餐厅面积、增加就餐途径、提高就餐补助等,这些关键词需要在头脑风暴之前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确定若干个核心关键词。

其次是督促大家将材料整理好,并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头脑风暴的主持者或记录员需要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白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

而这些设想在会后都会得到统一的处理:一种是专家评审,可聘请有关专家及畅谈会与会者代表承担这项工作;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即由头脑风暴畅谈会的参加者共同举行第二次会议,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

06  成大事者的全局思考法

全局观指能够全面、系统地看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整个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全局观的人,一般可以做到从高处俯瞰事物,只有保证视野开阔,才能够看到事物的全部,在思考和决策的时候,思维盲点就会相应减少。而缺乏全局观的人往往会只抓住眼前或局部一点猛攻,常常顾此失彼,对于公司和上级的战略意图,要么简单执行,要么打折扣地执行。

如何在长期的工作中时刻保持大局观呢?

(1)遇事多想想,三思而后行,明白自身在部门和公司中的位置

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每一次决定会产生什么影响或者后果,你又将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或后果。

(2)确定自己在公司全局下所承担的责任

所有的职场人士都离不开的话题就是KPI(关键绩效指标),从德能勤绩评价表、360度考核,到年度季度和月度KPI,如何牵引员工达成目标,如何帮助员工实现结果,广大的HR们在制度牵引上、过程支持上、问题改善上大做文章,试图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将公司最高层的指示传达到每个人的身上。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员工确定自己在公司全局下的定位,保证员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偏离主要大局观。

(3)拎清孰轻孰重,抓主要矛盾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凡事抓主要矛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在难以两全的时候,要站在全局观的角度,懂得放弃小利益保全大利益。

(4)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职业发展的问题

如果把获得薪水当作工作的全部,那么工作就会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实际上,工作并不是一种雇主与职员的雇佣关系,而是双方的合作关系,而工作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一份薪水,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长期的工作完善我们的品性和心智,把我们从一个普通人慢慢打磨成一个有光泽的人,而如果只是以一个职工的角度看待工作,是无法获得职业的长足发展的。

07  MECE分析法

先来看看那些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人有哪些特质: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超强的演讲能力和说服力、高度的自制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等。

其实,这些成功者的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各种科学的工作方法锤炼出来的,最常见的就是麦肯锡公司内部流行的MECE工作法。

MECE工作法

MECE全称为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它能帮助你最大化地理清思路。解决一个问题,能够做到全面思考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就是做到“完全穷尽”,这样就能清晰地把握问题的全部,也就能从容地应对解决过程中遇到的情况;“相互独立”是说让问题的各个环节独立呈现,避免混乱。

MECE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能力,从解决方案最高层次开始逐层列出你必须解决问题的各项组成内容,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层面的每一项内容都是独立并可以清晰区分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可能要把内容进行重新划分。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实现MECE原则。

1.锁定问题的范围

必须明确问题的范围到底是什么,比如公司内部的事情:小组内、部门内、跨部门、公司内、跨公司……所有问题都有一个范围,MECE工作法要求我们首先确定一个工作范围,在这个工作范围之内进行问题的分解。

2.寻找问题的分类属性

确定问题的范围之后,还需要确认问题的分类和属性,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比如,是按先后分、按上下分、按性别分……

当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分的时候,可以采用二分法或者穷尽法:

二分法:只有是与否两种选择,比如,对与错、是与非、男和女、黑和白……

穷尽法:按照某种大类后,依次对小类进行分类,直到最小单元,比如,国家—省—市—县—乡—村—人,当分到人的时候,就到这个问题的最小单位了。

3.确认是否“不重叠,无遗漏”

除此之外,运用MECE法则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

考虑问题要善于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出发,结论会有所不同,一条思路容易产生误导。让思路尽可能地开阔,尝试不同的思路,这样就能发现很多重要的信息,或者萌生新的想法。

(2)以事实为依据

对问题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列出支撑分析的各项事实,掌握的事实越多,对解决问题越有利。

(3)发挥图表的优势

可以运用图表将数据、事物间的联系清晰地表现出来,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可以为分析提供便利。

第三部分 让效率提升30%的工作安排法

08  生命不长,每一分钟都要过得有价值

职场精英人士近年流行一种番茄工作法的时间管理方法。

它把时间分成小段。在25分钟中,关闭外界所有可能的干扰,这段时间中你只去做一件事。完成一个“番茄钟”,休息5分钟,然后重新开始。重复两次这样的过程。

之后,你再工作一个25分钟,然后有一个1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的休息。这种方法可以将你待办清单上那些难搞的、模糊不清的任务分解为一连串容易处理的、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的事项序列。

1.制定番茄钟

在每天工作的开始,将当天要处理的事情一项项列在白纸上,再预估一下完成每项任务需要的番茄钟,作为今日待办清单。

这样就可以暂时将大脑清空,暗示大脑只想着清单上的这几个事项。

2.进入番茄钟

从今日待办清单中选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准备开始“吃第一个番茄”。此时可以打开计时器,不去考虑清单上的其他事情,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第一个番茄上。

这种类似“高考倒计时200天”的工作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进入一种紧张且兴奋的状态当中,不由自主地在倒计时中做到更加专注地投入。

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番茄钟的时间来进行,一项工作如果提前完成,就继续检查有无遗漏和更改,直到番茄钟响铃。

3.休息一下

当定时器走到25分钟时就会响铃,证明你已经“吃掉了一个番茄”,此时应立即在今日待办表格中画一个“×”做记录,然后进入5分钟的休息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休息期间一定要将工作暂时放下,不要再想上一个番茄钟或下一个番茄钟的工作内容,也不要打重要电话或者写重要邮件,让大脑充分吸收过去25分钟的脑力震荡。

番茄工作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做事情的专注程度,不用再去焦虑某件事情的难度和耗费时长,因为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当下的25分钟里。

“番茄”虽然好吃,但也要注意量的控制。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当合理评估自己对于番茄工作法的接受量,避免过多的番茄带来的工作压力,如果是新手的话,可以从8个番茄钟开始训练。

时间是现代竞争中不可避免的,把握时间的人,一定是与高效同行的。能掌控好时间的人,永远能跑在时间的前面。

09  晨间统筹法

互联网公司CEO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早起。在早上可以完成很多的事情,包括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方式”,通过比别人早起一小时,把接下来一整天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早起安排一整天的事项可以避免太多的计划打乱自己的工作节奏。尽早安排工作的优先级,可以保证重要的事情被排在第一顺位,其他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逐个完成,大大减轻工作的焦虑感。

如果你并不习惯在一大早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也用不着慌张。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有一类人整天忙得颠三倒四,似乎在每个会议室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但很奇怪的是,这类人的工作产出并不是太高,往往一天忙下来,该是多少事情,还是多少事情。

反而是另外一类人,从头到尾都稳坐钓鱼台,淡定地把每项工作都梳理得非常清楚,下班的时候简单做完工作梳理就可以回家了。

二者的差别就是在于是否采用了统筹工作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日常生活中“泡茶”的问题来说明统筹工作法的优势,假设洗水壶需要2分钟,洗茶杯3分钟,取茶叶2分钟,烧开水15分钟,沏茶1分钟,如果不加以统筹计划,可能花费的总时间是2+3+2+15+1=23分钟。

但如果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逐个完成时,花费的时间则是2+15+1=18分钟。

上文中Darrell Cavens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就是典型的统筹式工作方法,在早上确定任务清单之后,会随着工作的进度不断地增加、删除和修改,确保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而不那么重要的会被排到后面或者第二天。

而看起来很忙却没产出的这类人,则属于典型的应激式工作方法,如同生物学上,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一样,这类人只要收到一个任务,就会放下正在进行的工作,而转投向新的工作,这个任务的切换完全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但切换任务却会浪费工作中很长的时间。

那么,统筹式工作方法有哪几个要求呢?

1.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息时间

你可以像Darrell Cavens一样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始工作,也可以选择早上8点在地铁公交上梳理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安排。在哪个时间段完成工作统筹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你不在每天下班的时候才想起来就好。

2.合理分配时间

虽然统筹式工作方法不要求在固定的时间段完成“统筹”这件事情,但我们需要尽量合理分配时间,晨间统筹法选择在早晨精力充沛的时候完成工作安排,在午饭过后集中回复短信和微信,在下班之前完成团队总结,在上下班路上完成微博、朋友圈等个人社交活动。

把自己的时间分配成一整段一整段的时间,就可以避免多段碎片化时间带来的低效率和恐慌感。

3.用便笺记下每天的工作总结

完成统筹工作后,汇总的环节必不可少,否则整个统筹工作法就失去了意义。在过去的一天中,有哪些工作按计划完成,有哪些工作滞后或者陷入停止,有哪些工作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启发,这些都是需要总结整理的部分。

通过反复操练统筹工作法,最终实现不管任务增加、删除或者修改,都不会影响到自己工作的节奏,保证每天内的工作都可以按时完成。

010  拿来主义,避免重复“造轮子”

任何工作其实都是在重复,区别在于重复的势能不同;一类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技术含量不高,比如一些体力活。去年、今年和明年所做的事情都一样,眼界、能力、素质并不增长,或增长太慢。

如果这些重复性的工作无法避免,至少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类似的重复性工作,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效率上一个台阶。我们称为:不要重复造轮子。即尽量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不要自己从头实现一遍。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如何做到不要重复造轮子呢?

1.集中处理同质任务

将同类型的工作任务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避免切换任务所浪费的时间。如果不同的部门或同事都要求你出具数据或者PPT稿件,可以将此类的工作放在一起处理。避免现在整理数据,待会儿又去做PPT稿件,统一规划工作内容和节奏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造轮子”。

2.善于借鉴前人成果

如果重复性的工作无法避免,那么我们更要善于借鉴已有的经验结论,或者直接转交给有经验的人去做。比如你从来没有做过用户调研,那么可以先看看之前的用户调研报告,或者让之前的同事面授机宜。

3.简化信息源,保证高效输入

拿近年来异常火爆的今日头条举个反例,在自媒体兴起之后,一篇新闻稿可能会被多个自媒体转载,在大数据推荐机制下,用户接受的信息会被大大地限制在某一个行业和类目。比如你经常浏览娱乐新闻,那么今日头条就默认推送娱乐类的新闻给你;如果你经常浏览科技新闻,那么推送的内容就变成了科技类新闻。当一个稿件被转载和改编了N遍后,还是会推送到你的手机上,在不经意间获取了过多的重复信息。

那么,如何让信息输入更加高效呢?精简各类信息源,留下最重要的信息。

4.精简报告邮件,保持简洁输出

不管当面沟通还是邮件交流,最怕的情况是什么?我们跟他谈A,人家跟你谈B,我们跟他谈B,人家跟你谈C,沟通始终没有焦点,双方不但心力交瘁,而且效率非常低下,很多话都是翻来覆去说很多遍,始终没有落到重点上。

写报告和邮件也是这样,能在5句话内说完的事情,一定不要扩展到6句话,让对方尽快得到邮件的重点并领会意思。

5.拒绝多线程工作

高效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停止多线程任务处理,避免混淆重心,尽快将无用信息从任务中分离出来”。

当你按照以上五条原则开展工作时,你会发现,虽然重复性的工作还会出现,但你已经找到了解决它的方法。

(1)如果无法减少重复性工作的量,你就要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是做Excel表格,有的人每天都在重复复制粘贴的工作,有的人却在一开始写好了公式,之后每天只需要填入基础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

(2)如果重复性的工作让你感到无聊和烦躁,你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把本来有趣的工作做得很无聊。

同样是办一场行业沙龙,嘉宾的出场亮相是否足够吸引人,活动的环节是否有趣,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无聊,但只要肯下功夫开脑洞,每年的行业沙龙都可以有不一样的展现形式。

(3)如果重复性的工作限制了你个人的发展空间,你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不适合这样的工作。

同样是做电话销售,有的人每天只是重复地拨打电话,连说话的语调都不会变;而有的电话销售,不仅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不同的话术,也通过电话销售建立起自己的用户网络,即使换一家公司之后,这些积累的资源依然可以复用。

(4)如果说重复性工作注定无法避免,通过在工作中的思考,至少可以让这些重复性工作显得没有那么重复和烦琐。

011  实用主义,深挖解决方案

人类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有时是满足自身的需求,有时是满足他人的需求。这种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被称为实用主义,它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完美、高效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而与实用主义相反的则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讲究的是章法和论证,出身于黄埔军校的楚云飞在军事理论方面的造诣远高于李云龙,但也正是这些军事理论禁锢了楚云飞的思考能力,他认为从理论上无法匹敌日本军队,因此不去尝试作战的可能性。

这绝对不是说实用主义是毫无根据和荒谬的,实用主义是基于理性科学的思考方式,理性科学支持的东西,才会被实用主义所接受。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在内心作了无数次假设和推演,也有可能面临一无所得的结果。

所有基于理论的推演假设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之后,要立刻根据现实进行进一步调整,而并非根据理论去拒绝现实。

你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事实,它包括了现在和过去发生的事情,以一种无法解释的表面现象展示在我们面前,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剥开问题的表面,发现它内在所包含的客观事实。

而现实问题注定是各种各样的。基于这个现实,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解决它,实用主义提倡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1.亲临现场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丰田公司内部有一条工作原则是“亲临现场,现地现物”,意思是“亲自到现场查看以了解实际情况”,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去实际现场调查问题的展现形式。

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一定有弯下腰做事的责任心,要解决问题,就要亲临现场,只有在问题发生的第一现场,才能通过微小的变化发现问题所在,如果待在办公室里遥控他人解决问题,做事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2.尝试多种手段,不以常规方式思考问题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如果你发现以常规的思路已经无法应对出现的问题,那么果断抛弃之前的想法吧。

3.集思广益,以他山之石攻玉

现实问题总是复杂的,表现出来的面貌也是五花八门,有时甚至让人“想不通”,找不到逻辑和规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想当然”必定会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探寻事实的本源。无论事实是什么样子,即使与我们的设想大相径庭,都必须尊重它,否则我们的决策只会是虚幻一场。

012  结果思维是优秀与平庸的分水岭

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临时任务的突发情况,假如你的老板在下班前交给你一项紧急的任务,要求第二天一大早完成,但有一部分数据缺失不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回家之后竭尽全力补齐数据,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去向老板汇报。

另外一部分人呢,则会选择放弃这部分数据,第二天交差的时候向老板现场说明,但这样一来,就属于没有完成这项任务。

而优秀的人会首先判断这项任务的目的,判断这项任务中是否需要这些数据,如果这部分数据作用很大,则需要想办法跟领导要到这些数据,以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

瞄准结果,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工作,这就是结果思维导向下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是职场高效率人士所必备的素质,比起过程来,这部分人更加关注做什么才可以更快地达到结果,然后保证工作结束时达成最终目的,而不被所规定的任务所束缚。

初入职场的人往往会陷入大而全的空洞概念,想尽办法去了解行业,了解客户,了解人性。

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与其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概念上,不如集中精力想一想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的目的是尽快从客户处获取订单,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尽快确定客户的需求,并进行可行性、工期和预算的工作,最终与客户达成订单的一致意见。

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具体的结果上,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说起大道理头头是道,却没有做成一事。

结果思维从己及人,由低到高,可以从三个阶段进行训练。

第一个阶段称为流程思维,按照标准的流程就可以达成最终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九段秘书”思维。秘书在安排一次工作会议时,要做到发通知、抓落实、重检查、勤准备、细准备、做记录、定责任、追结果、做流程这九个标准化会议流程,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达到召开会议的目的。

第二个阶段称为底线思维,即使按照流程思维进行工作,也需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预估最坏情况下所应该采取的策略。

第三阶段是外包思维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在项目最紧急的时候,外包公司就会出来救场,只要给了足够的预算金额,外包不会讲抱怨、不会讲条件,直接会把最好的结果给甲方。

公众号:薛定谔猫的书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23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31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57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12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0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4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6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6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5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6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8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65评论 2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