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1、习惯就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结合,相互交织的一种混合物
一个人做事, 我会做、我知道怎么做;和我会做;和我想做,三个园环的交界地方就是习惯,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习惯。
2、情感账户:人际交往也存在彼此相互储存情感与信任的账户,会有存入、取出、透支、投资等操作。
获得投资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理解他人,你要能够注意社交细节,遵守承诺,明确你的期望,保持正真诚信,勇于道歉以及无条件的爱。
3、思维定式与思维转换:提醒自己转换思维,从当下事件本身出发,重新思考
4、要是原则为中心来构建我们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定式。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胸有成竹,无论结果怎样都能专注于此,并且心安理得没有羁绊;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5、成长的三个阶段:依赖型人格----独立型人格----互赖型人格
6、七个习惯:
1)、积极主动:一个真正主动积极的人会发现从刺激到反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叫做选择。
自由是打破社会的惯性,当你能打破这个社会的惯性时,中间选择的空间巨大,就是我选择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个事情。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
给儿子说的话:
你不喜欢某个老师,可能是因为他某一个表现,如讲话不清楚,长的不好看。你看你有各种理由不去读书,但问题是选择权交给了谁,你把选择权交给了老师,因为他不好,所以你学不好。因为学校不好,所以你读书不好。你放弃了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原因是别人给了你一个理由,就叫你选择了放弃的权利。
选择需要四件东西支撑: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
人生当中有一个影响圈,有一个关注圈,中间的是影响圈,外边的是关注圈。影响圈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关注圈是你只能评论,一个积极的人应把自己的精力放到影响圈中做事。如果你天天只在意关注圈,你的影响圈就会越来越小。努力在影响圈当中发力,我的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不抱怨。
2)、以终为始
每一个人做事都面临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当中创造出来的,一次是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领导就是首先我要知道我去哪儿,找到那个目前是什么;
管理就是我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那个创作的过程就是管理。
3)、要事第一:首先要把重要的事情留出足够的时间,要保证它能够推进。
时间管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应该优先做的),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4)、双赢思维
如果不能够达成双赢,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合作,因为至少我们没有投入更多的成本。
5)、知彼解已:就是要学会倾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少说话,多提问,多让别人说一说。
移情式的聆听,要能够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也就是反映情感,不用去评判他。
自传式回应,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 ,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我的自传,我应该怎么回应。
6)、统合综效:大自然就是统合综效最典型的结要。沟通中有两件事很重要:1是尊重差异,2是调动创意。
沟通的三个层次:互相提防(输赢的思维)、互相尊重(妥协)、统合综效(双赢)
7)、不断更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智力、身体、社会、情感和精神层面。
智力:多学习、多读书
身体:锻炼、养生、吃的更健康
社会和情感:加入更多的联结、多做奉献,需要和他人的情感账户经常存钱。需要追求更高级的认知能力,需要拥有自己的哲学,需要能够有自己一套解读世界的方法。就是你的价值观。
人生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习、实践、坚持。你当学习一个新东西,就要想办法去实践。实践一段时间后,就要坚持把他变成一个习惯。你又学到一个新东西,你再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坚持,不断的上升,你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厉害。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影响圈与关注圈的关系;
孔子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就是一种双赢思维体现;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说我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千变万化,我是一个一为核心的,就是原则。
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