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能还是我不想?
上课的时候感觉还有点懵擦擦的,这几天,自己把四个象限又走了一遍,不断地问自己是在哪个状态?想到哪里去?需要怎么做?上课的时候,当时的第一反映,感觉自己的变化是,以前从不去考虑自己想不想,只考虑自己应不应该,很多事情,仿佛如果是应该去做的,就会让自己去做,哪怕不是很想,也告诉自己是想的,但会拖延,实际上没去做。学了教练之后,开始不断的问自己的界限在哪里,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重新再走四个象限的时候,突然又有另外一个感悟,就是,有些事情我以为是我不能,其实是我不想。这么一来,状态就很明确了。当下的状态:我不想+我不能,我以为是我不能,其实是用“我不能”来掩盖了我内心的不想。一年前的状态:我应该+我不想,我以为我应该,但因为其实我不想,所以整个人处在并不舒服的状态。三年前的状态:我不想我不能,面对公司的一些变化,我即不想,不认同,同时也觉得无能为力,不能改变。因为长期处于这样“不想”的状态,时间长了,好像也迷失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三年后希望的状态:我想+我应该。所以,教练的学习,我不断的明确,要先修好自己。而要修自己又要先从寻找自我,认识自我开始,不断的发现和探索。
2. 我以为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从教练中看到自己的一种模式
这次教练没想到抽到的是学习教练Cici,当时就感到好像不是那么的有信心。一旦教练状态变得没有信心了,似乎也容易走向真正的不成功。加上有Vicky做观察者,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有一点干扰,即不希望自己表现的不好,又不是那么的有信心,结果,没有全部投入在被教练者身上。一旦,教练的过程不顺,反而似乎更想拉着被教练者去我想去的地方,我能感觉出来我卡住了,却似乎陷在那里出不来。我很“努力”,尝试不同角度问问题,但其实还是在绕事情,试图解决所谓的事情。总结的时候,我自己反思,好像自己对着3,8,或者比较资深的5,那种教练气场不够或状态不能完全有信心的时候,容易不顺。而,越是不顺的时候,反而自己越容易跟被教练者“杠上”,有一种想“赢”,但实际上完全陷入“牛角尖”的状况。而,被教练者因为我的“执”往往感觉的就是我“不懂他”。然后,我就懵了。我自以为自己是学文的,所以文艺感性,善解人意,可,在教练过程中,当然,工作中肯定也是这样,我其实“不走心”,反而总是关注事,不关注人,一直在用脑。有这个觉察的时候,我是崩溃的。直到现在,还在消化这个事情。
3. 前辈的分享让我更坚定了要走的路
Surina的分享风趣幽默,Vicky的分享轻松自在,看着Surina能那么坦然的说我的失败经验最多了…我爱死教练了…我的脑海里仿佛能出现若干年后自己也这么分享这样的画面。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山本耀司
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不管是冲突的反思,还是教练的学习,这些都让我不断地探寻和发现“自我”,心存感恩,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