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下这篇的时候,自己正是志得意满的样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世界分享一点见解,达到一些教化的目的。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劲儿。好在,我所认定的真理,多久都不会过季。
正文:
文学史课上,老师靠在讲台边缘讲哈姆雷特。晴子在隔着好几排的座位上快要睡着了。这并不怪晴子。
她已经是第三次听老师对莎士比亚这一著名悲剧评头论足了,不同的老师。上一次是高中,对着语文课本;再上一次是初中,对着白底黑字的PPT。
晴子不敢说对这个故事有多了解,然而至少,这个王子来自丹麦,这一点她还是记得的。大学老师讲到,有学者认为国籍这件事足以证明莎翁对英国政治抱有意见却选择迂回表达。这倒是让晴子抬头瞅了胖乎乎的老师一眼。
鬼扯。她在心里说。然而谁知道呢。都过去那么多年了。
简单地说,哈姆雷特是个悲剧。心智刚刚成熟的王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父被毒害、母改嫁亲叔父,内心对家庭不多的美好感觉一定被震得分崩离析。其实,他本身也具备哲学家潜质,若生在太平年代褪去皇袍闭门研究该多好。
可惜了,他本应享有的太平盛世被搅和得一团糟。如果这还不够,父亲的鬼魂帮他开启上帝视角让他端起复仇大任也够让他更加愁苦的了。
画家的女儿不一定是画家,音乐家的儿子也不一定是音乐人。然而国王的儿子,再怎么不合适,也不得不变得硬朗起来,至少看上去要有能担大任的样子。
晴子从胡思乱想中停下来,想到了一个问题:农民和农民的女儿,应该成为什么呢?
晴子想起了还在硬撑的姐姐。准确的说是表姐。晴子从小和这位表姐亲,于是干脆叫姐。
晴子的姐姐在二十五年前来到人间。然而可笑的是,在当下她已经开始相亲了。
晴子本以为,相亲这个词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远。然而现在,它就这么硬生生地发生在了姐姐身上。刻薄地说,是有多不会寻找另一半的方法才需要挑战素未谋面相聚饭桌前啊?在晴子心里,见网友都比相亲带感。
然而晴子的姐姐怎么说也得见不下10位适婚年龄男士了吧。而电话里姐姐的声音可一点都不具备恋情期的女子应有的热情和甜蜜。
姐姐说晚上她吃了两片面包等会儿还要再吃一片。姐姐说最近的电视剧没什么可看的,电影的话又不知道看哪个。姐姐没有说,然而晴子知道她很寂寞。这种寂寞的重点不在于情欲,而是和非亲非故的同事同住一间屋,只能聊聊鸡毛蒜皮的小事的寂寞。无关痛痒,却也无关人生,饱食终日,忧思无处诉、衷肠无人应。
晴子觉得,这更近似于孤独。哈姆雷特住的宫殿那么大、那么富丽堂皇,可是侍卫和佣人里,真正能说得上话的很少吧?至于恋人,哈姆雷特装疯的时候,他的恋人奥菲莉娅被吓得不行。
今早晴子问室友,“那个论文…得写两三篇儿那么多?”本意是感叹,然而室友带着不知来自哪里的傲然之气:“把字号放大一点不就得了嘛。”完全把对话当成了自己的秀场。
晴子纤细机敏心肠小,所以她立马就不想和室友对话下去了。
多上网的话应该能看到,会有一种励志叫做“和自己的孤独和平相处”。然而晴子清醒地知道,假如你连自己的情绪变化都需要拿和平当理由压制下去,那倒不如学学哈姆雷特多思考一下人生好了,至少和他比起来你的人生长好多,假如真悟出什么了确实挺有益于身心的。
为什么孤独你其实是知道的。只是你不愿不想不敢去面对。只是你安慰自己时间还充裕拖延一会儿没关系。只是你不去把大脑的机关打开,让它穷凶极恶地去思考去指挥去行动。
姐姐为什么会寂寞?因为姐姐放弃了很多人生。姐姐本想去当女兵,却在从小不愿面对的教师岗位消磨棱角。姐姐本是性格极强的人,连相亲时都顽拧着不肯摆出女人姿态,却不得不在辗转腾挪中收敛锐气,在离家乡不远的地方an定下来,实习相当于入职可是到现在为止一分钱也没有收到。
晴子也放弃了很多人生。晴子以为,躲得远远的,就不会想起来不好的事、就不会碰到不好的事。晴子以为,任何人相处久了都会彼此厌烦,所以拉开距离是最好的。晴子以为自己做了个很好的选择。
而现实给了大家很多个耳光。哈姆雷特最终因毒药毙命、晴子的姐姐宁愿边发邮件边打电话也不想挂断、晴子从来到这里以后很多时候心里在苦笑。
晴子固执地认为,大人说“等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是一句敷衍。而二十岁的晴子发现,至少这一偏见在40%的场合中是正确的:其实没那么多不可言传的秘闻,只是大人刚刚被生活收拾得满地找牙,没有勇气把自己的伤口扒开,再坦露在阳光底下。
所谓“报喜不报忧”,大概也有这层意思吧。晴子想。
所以哈姆雷特其实挺难做的。晴子猜测他99%不想掺和进这一家庭悲剧里。无病呻吟的明媚忧伤和家破人亡的惨痛愁苦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人只会在悲伤过度彻底绝望的情况下才对即将面对的现实抱以“怎样都好”的英(不)雄(想)主(活)义(的)情怀。反正无论结果如何,这世上都不再有我,既然赴死,自然死得唯美动人为上。
晴子其实觉得这幕悲剧正是因为这种冒傻气儿的弃生行为才无比令人厌恶。假如时光倒退6年,晴子必然会满眼泪光恨不得随他而去。然而现在的晴子想要和过去那个晴子告别。
“正因为世事皆不易,我才要更好地活下去
后记:现在看来,其实自己有点好笑。毕竟即使是亲人也没办法彻底地感同身受。所以,可能晴子的表姐是无意识地认同于现状也说不定呢。
文学史考试的时候,晴子跳过了关于哈姆雷特的分析。因为没有把握能够把自己心里的他彻底说清楚,因为写在试卷上的话就涉及到认同的问题了。
哈姆雷特是座里程碑、是个门槛。晴子和其他人一样只是路过,然而晴子选择把“到此一游”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