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气机
只有身体完全放松了,产生的气机才会畅通,进而充盈,这时候人自然会安静下来。若气脉充盈了,气不再流动,就如同风止了,树叶自然不摆动一样。
生理的气机充满了,心理的杂念就生不起来,身体自然变得像婴儿一样柔软。如果静坐久了,身体还硬邦邦的,说明身体的气机还没有发动。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这个“气”不是指的呼吸之气,而是指体内先天之气。呼吸之气如同火柴,能点燃体内之气。
静坐后,体内的元气会产生。身心越宁静,元气产生得越多。
一个人只有阴阳平衡了,身体才会处于宁静状态。为什么当一个人发火时,会喊叫或者打人呢?如果是年轻人,是因为血气方刚;如果是老年人,是因为气没有沉下来,导致心静不下来。
要把气沉下来,气沉下来心就安了,即所谓的“气住神闲”。头脑特别活跃,说明杂念多,气没有沉下来。只有气沉下来,杂念才会消失,思想意识才会高度集中。
但是,刻意把气往下沉往往会导致气郁,进而造成血淤。好多静坐的人为了追求快速入定,刻意把气往下沉,时间久了,身体的很多部位就会疼痛,就是气血淤滞造成的。古人懂这个道理,所以在静坐前一定会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身端正(调姿势)——呼气(调呼吸),气通后——(调心),心才能静下来。也就是身体一摆正,呼吸就畅通,进而心气就畅通,头脑也容易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