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多么诗意的一句话啊!
在去年的一段时间,我比较喜欢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在百度查,它的解释往往会连接到另一个词条,于是继续点,继续看,后来发现自己距离开始的问题很远了,回过头来,“刚开始的问题怎么解释来着?”于是再来一遍,乐此不疲。我想,这就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吧!
什么是知识?笑来老师对知识的定义我非常喜欢:所谓知识,就是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很清楚,第一,能够帮助我们在某一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第二,可能长期积累会产生更大更好的结果。
对照自己:
学习《物理化学》(代表着自己的专业理论方向),能够帮助我理解生活中的现象,更容易看懂工作中的资料,进行工作相关的计算,作出合理的故障判断和推理。上大学时没有体会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本质上是因为心态放松和接触行业太少),现在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我觉得一点都不晚。想想自己可能会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那么花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建立体系,有何不可呢?
专业课的知识是自己日后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知识短期看起来是无用的,但是长期将会有巨大的意义,等自己有知识体系的时候,看问题的深度就会高很多,自己也变得更有价值。
写作有什么用呢?写作的最重要目的,是提高沟通效率。不管是写一本书、写一份通知、写一个说明、甚至是写一个便签,都需要表达清楚应该表达的内容。我总是在幻想这样的场景:自己写一个材料,别人一看,“嗯,是这个意思。目标是什么……什么时间……地点……”在我看来,能够用文字沟通的就不要用言语,读者看到时脑子没有疑问(疑问都在内容里解释清楚了),就说明是一份好材料。
普通人成就卓越的方法:精进一个维度+拓展新的维度。
在当前的安排中,工作是实践的过程,在工作之余,专业理论知识是最重要的维度,自己给了这项最高的优先级,正在贯彻“只字不差地反复阅读”、“举一反三”、“把时间当做朋友”等方法论,初步践行,非常开心。除此之外,英语、写作、篮球又很好地进行了填补和多维竞争力的积累。目标明确,持续践行。
笑来老师的是一个博学的人,博学的人更容易融会贯通,他在专栏中不断地用数学和概率论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是真的把这些当成了工具,与此同时,自己在看的《物理化学》也是不断地用到了数学的知识。知识的活用,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