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文章能够刷爆朋友圈?这是一个在知乎上非常火的提问,回答的人从文章标题,到内容,渠道等各个方面给出了解释。
在学习了起立鼓掌模型之后,我想可以用模型里提到的几大影响因素看能否对应得上。
起立鼓掌模型讲的是,我们在剧院看演出结束后,人们是否会起立鼓掌取决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 起立的阈值T:阈值越低,起立鼓掌的可能性越大。
2. 演出的质量Q:质量越高,人们起立鼓掌的可能性越大。
3. 型号Signal: S=Q+E。
由于我们个人主观感觉到的质量S和实际质量Q之间是有一个误差E的,E的值 —— [-a,a]。比如,一场演出实际质量是80分,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感觉不同,在有的人眼里是90分,而在有的人眼里可能只有70分。
实际上,我们是否起立,一个因素是由T和S的大小决定,S>T,演出的质量大于我起立的阈值,则站起来。
4. 是否跟风的阈值X:现场有X%的人起立,我跟着就会起立。
5. 名人效应。坐在前排的人起立能够让全场的人看见,他们就相当于现实中的名人,他们对我们的决定影响力更大。
6. 群体效应。去看演出一般是和朋友,恋人一起去,如果这些和你联系紧密的人起立了,你起立鼓掌的可能性越大。
那么,为什么有的文章可以刷爆朋友圈?针对《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这篇文章,知乎里面给出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文章的质量。
内容是一切的基础。质量越高(准确地说是传播力),越容易超出人们传播的阈值。具体如何写出高质量,具有转发力的文章很多人都有提到,我就不赘述。
2. 渠道。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一篇好文,如果没有微信大号的转载,没有最初的引爆点,很难形成现象级的刷屏效应。微信大号的发布,微信阅读者转发到朋友圈,朋友圈好友转发,在朋友圈形成刷屏现象的时候,我们可能本来不感兴趣的文章,也会跟着点进去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热点。这里除了体现了群体效应外,还有一个名人效应。转发的大号则是坐在剧院前排的名人,他们拥有瞩目的位置,能够让大部分人看到并效仿。
3. 互动。
这个和剧院的模型有点不太一样,剧院里我们是没有办法和演出者进行持续互动的。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作者和各大公众号互动互推,评论回复,建立交流群这些形式,无疑会增强传播的效果。就好像假如在一场演出中,演出的人就是你的朋友,你的熟人,那么你起立的可能性是不是就提高了呢?互动,尤其是持续的有深度的互动,无疑会给作者和读者带来一种亲密的联系,让你更愿意来点赞,来打赏,来转发。
4. 误差,或者说多样性。
众多答案里我看到了下面这个,点赞不多,但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答案如下:
咪蒙说了“你说话很温和,你观点很中立,你性格和宽容,那你不要写公众号文章了,你不适合。你看了《乌合之众》就会知道,任何时代的领袖,都是特别偏激的。偏激的观点才具有煽动性。你的标题必须简单粗暴,情绪明确。爱憎特分明的人更适合写新媒体文章。”
有很多人反对咪蒙的这个观点。我没有看过《乌合之众》,大概知道这是一本研究群体行为的书。之前看这个答案的时候,感觉咪蒙说的确实是那么回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么回事。但是对应到起立鼓掌模型里,我想,这个因素应该对应的就是我们说的误差E。一篇文章的观点越明确,或者说是越偏激,E的值就越大,越是有特别喜欢和特别反对的人。那么对应的,特别喜欢的人先达到转发的阈值,从而进一步引起更多的转发行为。咪蒙能知道这个理论的存在,并且有意识地去应用,而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是模型的胜利。
以上是我将知乎的答案对应到起立鼓掌模型得到的综合结论。主流答案是1,2,3,也是大家都能想到的。“误差”这个因素是我们忽略的,也是我们在起立鼓掌中通过计算才得出的推断。能够用模型里的E值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我觉得这个应用模型最有意思的地方。
起立鼓掌模型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群体效应的框架,当面对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按照这个框架去考虑,可能会给到我们一些想不到的思路,我想这就是模型的作用。给你一根桅杆,让你在遨游大海的时候总是有个定点,有个依靠,不至于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