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这些天因事务羁绊了手脚,骨干教师群里的任务不是拖到最后两天是很难挤出来时间来完成的。如今的情形,正如林语堂所说的那种境况——整日忙忙碌碌,没有了心灵的自由。今天,趁着莫名的烦恼,索性推开所有的事务,静下心来读读大家的作品,顺便抚一抚心中的烦躁吧。
吴静老师给大家抛出了一个话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想到了很多孩子的“一目十行”和萧纲的一目十行是有很大的出入的
下面就讲一讲一目十行的典故吧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叫萧纲。萧纲小时候非常聪明,有很高的悟性,他刚刚六岁就会写文章,人们知道后非常惊讶,不肯相信这是真事。一天,梁武帝把萧纲叫到跟前,出了个题目想考考他:“你就坐在我面前写,我倒要看看你会不会写文章!”
梁武帝命左右随从取来文房四宝,萧纲略微思索了一下,提笔就写,一会儿工夫文章写成。梁武帝一边读一边大加称赞:“好啊,语句流畅,辞采甚美,我这个儿子真有本事,与七步成诗的曹植都快能相提并论了……”
萧纲长大后,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飞快,一眼就能看完十行文字,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看书的速度。萧纲喜欢看各种书籍,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学说,他都有所了解。他还喜欢创作诗词歌赋,写出来的作品都是佳品。他办事干练,十几岁就具备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萧纲的能力源于从小就博览群书,阅读速度之快是在日常的阅读中慢慢锻炼出来的。看了这个故事后,我们也要对孩子的“一目十行”做一下解释的必要了,我们现在的孩子读书走马观花,对读书敷衍塞责,深入不进去,阅读的少,速度也达不到,阅读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想真正做到一目十行,首先最好先训练自己在一句长句里抓关键词的能力,抓主语定语还有名词,这些词一般是比较重要的,这一点和做英语阅读理解差不多。第二点要增大阅读量,读得多速度自然就快了。
其实一目十行想做到并不难,但是真正做好一目十行还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慢慢训练,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