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大魔性定律:越怕出事,越会出事。譬如上厕所没带纸,害怕卫生间也没有纸,打开卫生间门的时候多半不会失望——真的没有纸;又如左手端了一杯牛奶,右手拿着零食,腋下夹着手机,想要偷懒从厨房走到沙发边坐下来享受,边走边着牛奶不要洒,手机不要掉,结局一般是这样的:本想偷懒少走点路,最后要么花时间擦掉地板上的牛奶,要么跑第二趟捡起掉到地上的手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越不想发生的情况它终究还是发生了!及到后来,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在多次实验中深陷其中,故而有了著名的论断:墨菲定律!由此而衍生的看法主要有:会出错的事情一定会出错;如果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自从有了墨菲定律这一论断,人类似乎更加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人生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的状况。然而,人生果真如此吗?一旦面临新的境遇,一定会是不安的挑战,一定是会失败的吗?我想有许多人是不接受这样的推断的。在生活中,对待同一事物,有的人积极对待,报以美好的期望,我们常常称之为乐观主义者;有人则表现出担忧、害怕,我们称之为悲观主义者。天性悲观的人,往往更容易对未知的新事物都表现出保守、担忧的态度,生活中也的确更容易面临棘手的困境,久而久之,悲观主义者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早就说了,这件事肯定会搞砸的,你看,毫无悬念地搞砸了吧。“
近日读了美国列克星敦肯塔基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赛格斯特伦的著作《打破墨菲定律: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不同结局》,基于科学严谨的心理学实验,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令我耳目一新。
何为乐观主义者,在我以往的认知中,我倾向于把它理解为: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即凡事朝着好的方面想,即便是面对未知的领域,也尽量报以开放、包容、接受的态度。然而在塞戈斯特伦及其助手所做的实验研究中,揭示了乐观主义更倾向于解释为:坚持不懈的本能。
设定目标,坚信自己能达到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的结局在很大概率上是成功的。这便是乐观主义者的结局。在社会交往中,人人往往认为乐观乐观主义者是因为坚信自己能达到成功的态度而成功,却忽略了背后的本质:乐观主义者不轻易说放弃,更有毅力坚持奋斗,面对困难时也更愿意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笔者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笔者和三个同事,在事业单位工作,因为领导更迭的原因,都认为自身不能适应新领导的工作风格,故而想从事业单位辞职考到别的事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的考编程序较为复杂,涉及职称技能证明文件、档案调阅、事业编制解聘等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写一封辞职信就解决的事情。本来就复杂的过程,在新领导的刁难下就显得更加复杂,令人焦虑,笔者和其中的两位同事,在各种压力状态下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一心只想辞职,终于经过半年的时间,成功如愿进到别的事业单位,开启人生的新生活。然而剩下的一位同事,提出辞职遭到拒绝后,便失去了斗志,她认为一边工作一边考编制已经很难了,还要花很多心思应付领导的刁难,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便放弃了辞职跳槽的机会,继续在原单位日复一日忍受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环境。如果她能想着办法总比苦难多,愿意动手化解一个个困境,相信她也一定过上了如意的生活。而直到现在,笔者和两位同事都仍然替她惋惜。
我们中国人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劝诫大家不要盲目乐观。但在本书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数据发现,乐观的人生,的确拥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际关系,更多的健康,更多的成功。更重要的一点,乐观主义是可以通过学习、练习而习得的:1、制定目标。2、将目标视为乐趣。3、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目标,也能让你体会到乐观主义带来的心流和幸福。
因此,你值得更积极乐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