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茶的时间并不长,小时候总是看着父亲工作时候,用着玻璃杯泡着浓浓的铁观音,家里总是有着几把茶壶,父亲总爱冬天时候,手托着茶壶,偶或小吸一口,样子并不如何的雅观,却颇为惬意,也曾偷偷的尝过,那感觉是相当的难喝。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对于铁观音的不良记忆,导致现在的我那么的容易观音醉。当然那时候的茶壶也早已不复存在了,每每摔碎一把,总是被父亲好好的“教训”一番,那时候的茶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苦涩吧。
第一次看《红楼梦》,大概是初中,里面各种不认识的汉字,让我读着颇费脑筋,跟偷尝的茶汤似的,一股子的晦涩难懂,想去读它也不过是女儿家在看了87版的黛玉葬花时,小小凄美绕在心头时的触动。
现在的我,对茶也算不得喜爱,更谈上会喝,“红楼”也看得断断续续翻来覆去,读书群里最近说到“红楼”,小女子斗胆在这里抛砖引玉,简单的分享下几个红楼与茶叶有关的例子:
六安茶、老君眉
第41回:妙玉捧了茶来,贾母又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说“六安茶”为安徽六安县的霍山地区名茶,属于一种不发酵的绿茶,茶香醇厚。清一代“六安茶”都是以贡品而受人们重视的。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六安茶”呢?
首先贾府在北方,那时候北方人习惯饮花茶或红茶,而不喜欢南方的绿茶。其次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如果喝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显示出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而妙玉奉上的“老君眉”,不属绿茶一类,可能是福建武夷山的乌龙茶的一种。另外,湖南洞庭湖君山亦产有一种名为“老君眉”的茶。而“六安茶”中的“银针”也被称作“老君眉”,其茶属六安白茶,香气高爽,性味甘醇,满布银毫,针长如眉。这里我自己猜测妙玉所献的“老君眉”,是武夷山的一种乌龙茶,茶香浓馥,茶色鲜亮。因为贾母年事已高,脾胃虚弱,喝滋味醇和的茶叶比较适合,另外说到消食解腻,红茶和乌龙茶更佳,并且清代确实有“老君眉”一茶,产自于福建武夷山。当然这里“老君”又代表“寿星”的意思。而妙玉自称“槛外人”,性格极端孤傲清高,聪颖却不合群,这种知晓贾母口味,又提前准备好一切用茶事宜,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对贾母的敬重、恭维之意,这于茶道、情理都很恰切。
有人要问如果是红茶或乌龙,那在贾母将茶让给刘姥姥吃时,刘姥姥觉得淡了又是为什么。刘姥姥是散居乡下的,平常劳动繁重,日常饮食口味应该偏重。这里用日常习惯的差异,饮茶习惯的强烈对比与反差,更加衬托出了贾府的地位尊贵,也间接体现了贾母宽厚慈爱的形象。
普洱
第63回林之孝家的和几个管事女人前来查夜,宝玉说平日此时他已睡了,“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回。”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闷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闷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
宝玉认为女儿两个字是极尊贵清净的,凡要说这两字时,须先用清水香茶漱口才行,又曾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是清爽。”这里的茶名与他的性格特点倒是非常的符合。
另外据《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孙月泉饮普洱茶”条记载说:“醉饱后饮之,能助消化。”宝玉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了一会儿”,又喝“普洱茶”,就是因为它“能助消化”的缘故。这说明宝玉也是一位茶道中人。文中提到“女儿茶”,是指“普洱女儿茶”。《红楼梦》时代,宫廷和官宦大家中也很讲究饮普洱茶。清人吴振《养生斋丛录》中记载云南端阳朝贡品中就有各种普洱茶名目,说明当时普洱茶是非常名贵的,以贾府的地位、贾宝玉的身份,饮此种茶是完全符合情理的。
最早的时候,女儿茶一名来自于“泰山女儿茶”,相传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时候,要品当地名茶,当地官员就挑选美少女入深山采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少女体温暖热,所以称之为“女儿茶”。
而现在真正的女儿茶,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生产,作为贡品,原来存在北京故宫,后来转存中国茶叶博物馆,此茶存世仅有两团,所以被普洱茶爱好者称为“太上皇”。
龙井
第82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中,写宝玉下学回来,见过贾母与父执辈(贾政)后,来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紫鹃应声去沏茶,宝玉、黛玉正说话间,秋纹来接宝玉。紫鹃道:“我们这里才沏了茶,索性让他喝了再去。”
宝黛之间的情谊是无须多叙的,宝玉下学就先到潇湘馆看妹妹,可见妹妹在他心目中的重要,自然妹妹也心领其意,用自己的“龙井茶”招待宝哥哥,从中亦可知宝哥哥在林妹妹心中的位置。作者正是在这种“小细节”上大作文章,既表现了宝黛之间的友情,又告诉读者这位生于江南苏州的林妹妹的饮茶习惯。
红楼里面当然也不只有这么几种茶叶,暂且先整理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