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北京工作差不多一个月了,北漂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做个了结。
报到第一天,带我进京的师傅领着我去天宁寺的羯子李家吃羊羯子,对于南方人羊羯子以为是蝎子一种,没吃过也挺期待。北京的9月骄阳似火,坐了七、八小时从南方辗战北京,人甚疲劳。师傅说带你去吃他挖掘出的一家小饭馆,说离宾馆只有2站路程。于是在走了很长的路(司傅4站路有的吧!)有点累趴了才在桥底下发现了它。北京的饭馆门口都装修成古色古香的样子甚有门庭若市之腔,进门才知是简装。老远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站着坐着,原来是等位的人,他们不急不躁拉着家常,抽着烟,时而喉咙咕噜一口痰出来在地上。进入大厅,人声鼎沸那是必须的。北方人擅长喝酒,果然名不虚传,北方汉子还是南方汉子坐下来必喝上白酒,牛栏山据说10多块的类似绍兴黄酒做调料的酒瓶这种入口已是极好。干、干、干是王道,甩开膀子喝到额头冒汗。羊羯子上来了原来是火锅,是类似排骨的火锅,中盆已觉盘大料多,师傅说这是羊的脊椎骨,以前是大户人家吃肉不吃骨这个不要扔掉的东西,穷人拣去熬汤吃,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普通百姓的佳肴,当然保留下来羊羯子都带肉的。这家羊羯子是我后来再也没吃到肉如此多的一家。白白浓汤里的羊羯子已煮的咕咕冒泡,袅袅升起的水汽甚有诱惑力。师傅教我先舀汤喝上一碗,那是大蒜与骨头、萝卜混合熬出来的,已相互渗透融在汤里,味道不可言语,那时的自己已忘却劳累,啧啧称赞……羊羯子肉已煮烂,但形不散,仍裹在节骨上,若你一咬便松下来掉入口中,肉香味美是我对李羯子家的评价。配合羊羯子的我还吃到了生平第一次吃到北京的驴打滚,煎年糕,凉皮,醋蒜头⋯和现在一直念念不忘的蘸酱一麻酱⋯没有麻酱,我想北京所有的火锅便不是火锅。没有麻酱,我想也激不起我对北京美食的热爱!或许是吧!
在北漂的日子,毎每想起美食,便想起袅袅升起的汤雾对面师傅眯着眼睛笑着说工作之余好好享受北京美食的场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北京之行感觉是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即使工作不是很忙碌,但无形的压力每天让人无法放松下来,而此时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美食成了排遣压力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