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相信你在感慨时光匆匆的同时,也会积极的给自己制定一份新年计划。可是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计划的事情很美好,执行起来却感觉困难重重。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要好好学英语,然后我们制定了一个学英语的计划,每天听写VOA半小时。可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往往发现,每天半小时看似不多,却总无处安放,最后总结:每天都坚持做一件事情实在太难了。这里的学英语可以代替成任何个人成长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书、每天坚持跑步、每天亲自阅读半小时·····等等。
出现这个现象,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元认知能力认真思考一下,评估一下自己的行为模式,为什么计划难以达成。
计划到落地,需要的条件是——进一步的细化,直到你将计划的每一步拆解成每一个时刻的具体工作,这样才能容易达成。可是,就算你可以将计划一一拆解然后安排在每一个时段里,也往往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而且很多任务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拆解完成的。那么有什么更简便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落实计划呢?
我最近发现,固定时间段做同一件事是帮助落实的好办法。
几个月前,我在tutorABC上定了持续270天的每日一课外教英语课程,每天会有一节45分钟的外教一对六英语课程。一开始我发现,每天都上课好难做到,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偶尔还要做家务、又想多看点书·····我竟然常常安排不出完整的45分钟时间去上课。可是时间就是金钱,眼睁睁看着课时白白浪费,我心疼不已。于是逼着自己再找空余时间。我发现每天中午12点30-1点15这个时间段平时也没什么安排、可以利用,于是我开始在这个时段学英语。要知道,平时这个时段我都是散散步、找朋友聊聊天、刷刷朋友圈就浪费了。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这个时间段能学英语,我开始积极的调整12点之前的时间,并督促自己午饭时间不磨蹭,找到安静的学习场所,然后完成这项计划。渐渐的,中午学英语成为一件一点都不劳累的事情。我不需要再花脑力去想,今天什么时候学,我到了点自认开始学就会很好。这件事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个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坚持读书、写作、亲子教育、锻炼身体等计划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找到一天当中总是闲置的时间,比如早上6点半到7点,比如中午饭后一个小时,晚饭后两小时,选择适合的地点,然后将时间、地点固定下来,每天到点就做这个事儿,慢慢就会养成习惯。你会发现完成计划和做其他事情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