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直在看台湾大学的欧丽娟讲红楼梦,只是在网易上只更新到了林黛玉的部分。欧丽娟老师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另一面不为人知的林黛玉,一直被我们所忽略的林黛玉。
听说阿德勒和荣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而他们却都“背叛师门”,自成一派。他们虽然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人物,但是阿德勒创造了个体心理学,从个体的生命史去解读一个人。有着自卑感的人常常抱怨与流泪,他们用抱怨与眼泪将其他人贬为自己的奴仆。有时我们的眼泪只会在关爱我们的人的面前而流,因为流泪的人知道那个人一定会安慰自己,给自己带来力量。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然被设定了还泪的仙子,有着泪尽而逝的悲剧美。但是林黛玉无疑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红楼梦》的前期林黛玉作诗,葬花。林黛玉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与人家接触。
阿德勒重视母子关系,母亲这个角色在儿童早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在幼儿的早期需要抚育自己的孩子,还需要教育孩子。如果自己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没有认清自己在抚养孩子中所占有的责任与义务,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只有和母亲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等到他接触社会的时候,才可能把这样的亲密关系扩展到除家人之外的其他人。
对于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人物,我们能做的并不是去批判他到底是对是错,我们能做的就只是进入他的生命史,看看他经历怎样的故事,他为什么成长成这样的人。林黛玉之所以成为我们现在认为的多愁善感,高傲的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童年时期缺少母亲这个角色。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但是总是能够找出一丝证据。妙玉、香菱、史湘云和薛宝钗、贾宝玉、探春之间的对比,前三者都是失去母亲,甚至是失去双亲,而后三者却有着母亲的关爱(探春的亲生母亲例外)。
可能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情节,有些人知道自己的自卑,当别人触碰到自己心里的那颗刺的时候,他就会以更为尖刻的语言反击。而有的人则会选择逃避,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自伤自怜。一个人在几年或是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父母唯一的孩子,他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突然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弟弟或是妹妹,他该怎么办呢?父母的那份爱被分成了两份,而自己得到的好像总是最少的那份。到底以什么方法来克服自卑心理,只有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所突破吧。
前几天和同学谈论起到底是自卑好还是过度自信好,或者是如果在二者中间你会选择什么。我说我会选择过度自信吧,同学问原因。我直接回答我还没有试过过度自信。一个同学说自卑伤害的是自己,而过度自信自己的心里是高兴的,哪管得着别人怎么想。
阿德勒不愧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的《自我超越》中也是有释梦的部分。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只是阿德勒对梦的解释却不仅仅停留在性本能的层面。继承与发扬是前人做过的事情,而同时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人生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社区生活,工作以及爱情。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他必须是从属于社会的。拒绝与他人的接触,把自己困守在一个地方,伤害的只可能是自己。培养社会兴趣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