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我唯一一部去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影片英文名是The Father,直译过来就是“父亲”,中文译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精准地表达了父亲的困境与影片的主旨。
最初是出于演员的因素注意到这部电影。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因此影片二度摘得奥斯卡桂冠,而他上一次获此荣誉还是三十年前的《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仅仅16分钟的出场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霍普金斯把年迈父亲的无助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为奥斯卡影后的奥利维亚·科尔曼饰演女儿,她的表现自不必说,之前已经因《宠儿》的出色表演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
由于国外早已上映,网络也不乏资源,电影院排片极少,晚场坐了三分之一。
也许是为电影致敬,也许是为了掩饰脸上的泪痕,绝大多数观众等待片尾演职人员列表完全结束才离开。
影院里不时响起抽泣声。每一声背后都有一个伤心的故事和一段深思。
1
电影以80多岁的父亲安东尼(与电影主演同名)的视角展开。女儿对自己说要搬去巴黎。父亲不舍,却也无奈。
家里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女婿的陌生男人,这个男人否认了女儿去巴黎的事。
父亲不解,想要跟回来的女儿探讨此事,却发现女儿变了副面孔,还说自己已经离婚五年了。
家里的摆设也一变再变,周遭的一切都不是熟悉的环境。
影片进行到后半部分加入了旁观者的视角:原来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不记得往事,不记得熟悉的人。
父亲年轻时是工程师,应该也是个有魅力的男士,即使在年迈看病的时候,也会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很有老绅士的风度。
面对饭桌上女儿女婿的争吵,父亲很善解人意地起身,留给夫妻说话的空间,苍老的手按了按女儿肩头,以示鼓励和安抚,这些细节都表明父亲的成熟与体贴。
然而下一秒,当父亲回来,却发现女儿女婿重复着自己刚才的对话。
这不是时空穿越的科幻电影,也不是《蝴蝶效应》类悬疑电影,而是得了病的父亲真实的感受与生活。
也是我们每个人终将会体验的经历与结局。
2
人们对“老”的理解通常是身体机能方面的:腿脚不便、摔倒了容易骨折、爱生病,行动迟缓、耳背、身体素质下降等等。
精神上的“老”却往往令人忽视:人们总是用“老小孩小小孩”来形容老人的孩子气,很少在意“老小孩”背后的惶恐与不安。
电影里的父亲对女儿的感情非常复杂:毫无疑问他是爱女儿的,也感激女儿对自己的照顾。
然而随着记忆力的减退与认知的混乱,对女儿要把自己送进养老院的恐惧,转化成对女儿的猜忌:她惦记着我这套公寓。
父亲对自己公寓的执念,其实是对自己过往生活最后的坚守。公寓代表着确定性,代表着熟悉的环境,代表着自己能掌控的生活。
可是公寓也在变化,父亲开始不认识窗外的景色,大门打开之后的世界,一会是医院的走廊,一会又是衣橱。
更不用说时常出现在公寓的“陌生人”,还有虐待自己的护工。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不安全感可想而知,可是父亲却无从表达,当他想要表达的时候,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相信他。
人们只是会诧异:你不是刚刚(昨天)见过他吗?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你怎么忘了?
父亲与其他人生活在两个世界,困在破碎的记忆和混乱的时空里,独自一人。
3
不管是老人的“健忘”“记性不好”还是阿尔兹海默症引起的失忆,都代表着精神上同一性的断裂与丧失。
记忆是什么呢?是“我”的同一。
正是因为有了记忆,“我”的过去才能和“我”的现在同一,如果“我”不记得我的过去,过往的回忆只是其他人的故事,与现在的“我”毫无关系,过去的“我”就与现在的“我”发生了断裂。
同样,回忆也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纽带。
同窗的友谊、夫妻的情分、子女与父母的亲情、同事的友情,都体现在共同的回忆里。
失去记忆往往意味着关系的缺失。
失忆并不是爱情电影中描绘的再度爱上另一半的浪漫,而是不知道“我是谁”的痛苦,与无处安放记忆碎片的无助。
失忆并不能让父亲摆脱痛苦,虽然他不记得小女儿意外过世,却在面对长相相似的护工想起小女儿,在无边的黑夜里梦见浑身是伤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儿。
如果人真的完全忘记了前尘往事,反而一了百了,可是父亲的世界是有着往事的碎片却不能拼接成完整的回忆,如一片片拼图,明知道是一个完整故事的一角,可就是无法拼凑起来。
这些拼图的碎片缺失的越多,父亲距离自己的生活、距离家人就越远。
电影《生化危机》里有一个情节:一个男子不肯杀死变成丧尸的妹妹,认为不管变成什么样,那毕竟是他妹妹,最终也被妹妹咬死。
看完这一幕我在想,如果我身边的人完全不认得我,就算明知道他长着一样的面孔,对我来说也只是陌生人罢了。
父亲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世界,痛苦的是,女儿有着同样的感受。
4
女儿对父亲不认识自己的沮丧,对父亲身体每况愈下的悲哀,对父亲拖累自己生活的怨念,都体现在科尔曼面部细微的表情里。
“久病床前无孝子”,再亲近的人也无法对一个长期需要照顾的人一直给予温柔,有老人要照顾的人们都懂那种夹杂着心疼与辛酸的心累。
最终父亲被送入养老院,面对不熟悉的护工潸然泪下:我感觉我的叶子都掉光了。
没有叶子的“小小孩”是尚未长出,“老小孩”却是枝繁叶茂之后的凋零。
在《父亲》里,或者说在养老这件事上,子女和父母都没有错:子女想有自己的生活,不想因为照顾父母而被锁定,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照顾病人的劳累与损耗,有过经历的都懂);而父母也没有错,日渐老去周围的一切变得陌生,只能自己独自踏上通往死亡的旅程,害怕、孤独,发脾气耍性子都是常有的。
当这两种理想的冲突交汇,就形成了无数家庭都面临的养老困局。
而这种悲剧的深处在于,死亡这一终极结局,对每个人都是未知的体验。
因为未知,所以惶恐。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鬼》中所说:人们不去自杀,因为怕疼。
也可以说,如果通向死亡的过程不那么痛苦,死,并没有什么。
电影里父亲一边感受到自己的年迈,一边又觉得自己是健康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自杀。
人生的吊诡之处在于,距离死亡越远,越容易有自杀的冲动,而距离越近,越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
文章题目是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思索的,落笔之后也没想着改,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次“标题党”了,如何面对老去和死亡是个无解的问题。或者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与应对方式,不管是宗教的慰藉还是事业的安慰还是家庭的温暖。
我们没有办法对一个未知的事情做出尽善尽美的决断,实际上,不仅死亡,几乎任何事情我们都不会有全面的信息,只有神才有全知全能的视角。
无知,永远是人的基本处境。
也许人生的旅途就是无数决断、无数冒险的过程,无论哪种方式抵御死亡的痛苦,每个人都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个,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即使身体不再强健,即使回忆不再完整,即使变成破碎的“我”,这个过程也是属于“我”的规定性,让“我”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