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时常能够回忆起一些过去的事情。尤其是,当某些历史重现,往往可以打开往事的阀门。只是记忆里的这些事情,或许有了重新思考和认知的角度。
我清晰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形。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非典”于我们而言,是放假,是每天除了听电视课堂外可以有六七个小时在小区中疯玩,是每天早晚两袋板蓝根的味道,是期末考只有语文数学两科,甚至是对那年高考只有三门科目的哥哥姐姐们的羡慕。那年,小伙伴们都天真地说,希望“非典”还能再来。因为年龄尚小,我们对灾难与危险并没有任何概念。每天报道里说死亡人数又增加到多少例,又或是大人口中我们当地有疑似病例的话语,对那时的我们都没有很大的恐惧。
柴静的《看见》中讲到了“非典”以及那年他们去参与前线的报道。于是多年后的你才或许能够明白一点,这样全国大范围的疫情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并不亚于你在历史课本里学到的惨绝人寰的大面积杀戮或是战争。它就在你的身边。
有一个事件让我印象很深。书中提到,关于“天井”的事情。当年世界卫生组织来时,医院接到临时任务让29名非典患者装在救护车上在北京城里转。他们被转移时护送的医护人员甚至连保护措施都没有,而之后,天井并没有关闭,那些人的病例卡上,写的是肺炎。不断有人拼命进到医院,从发烧疑似变成了确诊感染。天井成了重灾区,成百的人遭此感染。可是你很难说这怪谁,几乎没有人在有限的生命里遇到如此大的灾难,而物资紧缺的当下、临阵逃跑的护工们——他们也不过是平常人。大部分的我们以为,明天还会和今天一样。日出上班,日落回家。
之后这些年里好似再也没有像当年一样那么严重的传染病情。2010年时H1N1大面积爆发,我们有过短暂的一个星期的停课,那年我没请假,后来一切好似就都正常了。
2.
学生时代,我们总喜欢在作文里选择歌颂。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正是我初三打算中考的时候。那年,“可乐男孩”等很多感动中国的人物出现,他们通常都是老师口中作文的范例表达,而熟练于讨好老师及判卷者的我们就学会多引用这样的人物,用久了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我们把控作文还是作文在引导我们。
没错,这些人是所谓坚强的代表,但他们并不是全部。你看到的那刻他的乐观,却并不代表他内心能持久的乐观。这场灾难里更多需要我们看到、感知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经受了灾难后仍然微笑的人们,而是他们何以面对之后的人生。我相信这绝非是当下的一个表情、动作的表达,而之后鲜少有人关注的他们内心,往往或许是最该被关注的地方。
他们后来还好吗?柴静在做这期报道时没有选择那些代表人物,而是选择了一个小山村。事实是,尽管时间流淌,尽管一切看似欢声笑语,但却是永永远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失去孩子的痛,没法用再生的一个孩子来弥补。
3.
2006年左右,李阳疯狂英语的那个李阳来到了我的家乡。当年的人们对于他有种近乎痴迷的狂热崇拜,不大的体育场上,挤满了家长以及被家长强迫带来的孩子。台上他高喊着,英语要大声喊出来。当年,不少的家长都把他视为教科书般的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他销声匿迹了这么久。《看见》里告诉了我,他的家暴事实,他所陈述的内心,他这么做的缘由以及最终,他为自己的行为所承担的后果。他是一名好的英语传授老师吗?我并不确定,那种近乎疯狂的口语练习模式究竟是对是错。我能确定的只是,他没能做一个好的丈夫,他对曾经的妻子和孩子所造成的伤痛,恐怕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喜马拉雅电台上排行前十的付费节目,第十个是李阳疯狂英语。是的,很多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视野中。也许,只有在英语中,他才是自信、完整的,认真的,专注的。
4.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记得,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任何问题。
我不是一个好记性的人,但这本书里有句话,我想深深印刻在心里,如果可以,我想时不时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你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年来,我努力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热点爆发及不断被放大的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不人云亦云,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不做任何的判断与道德绑架。谁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但我仅希望,在张口前请先慎重考虑一下,这些被灌输到脑子中的话语,究竟是他说的、他说的还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思考的结果。
这是我大学四年读书听课体悟到的最精髓的东西,也是看这本书思考最深的东西。尽管如今的我依然难成自己的思考体系,但至少,我不会群起而语,不会随意攻击。尤记得大一还是大二那年,日本严重核泄漏。与我同一专业的同学开口说的竟是,再多泄露点儿才好呢。我当时一怔。多年以来的教育给予我们的偏见以及被灌输的所谓事实,给了我们的是狭窄的爱国情怀,却丢掉了大家在课本里永远都读不明白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想想,也不难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上街砸日货,为什么前几日有人跟我说XX店是韩国人开的,我们再也不要去买他们家东西了。
很多年后,我们回想当时,发生的诸多事情。很多事情,通过看清,才慢慢有了自己的认知。《看见》告诉了我,那些年里的“看不见”,让我所历经的大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记忆与感触,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了我,我该时时刻刻有自己的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