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月末。写完30篇日更文章,这一个月就要结束了。细数过往,若能找到存在的意义,那就没有虚度每一天。
整整一个月,即使没有走出小区的大门,思想依旧是随着生活每天向前进。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回顾一下,成长中的三月。
一 学习
1 阅读
这个月的重点,是精读《见识》,已经阅读22封。此外,阅读了《蒋勋说红楼》第二辑、《你说话的温度,决定了你的高度》《开口就能说重点》《随喜菩提》等4本书。
收获:
001 读吴军老师的《见识》,可真是令我增长了见识。特别是对待金钱这一章,关于钱的观念比较淡薄,正好补上这一课。
还有第五章谈到的是有效学习,科学研究、学好数学、写好论文,都是离我生活比较远的话题,借此机会补充了这方面的知识。
002 只读到《随喜菩提》的序,就能引发内心对自己的觉悟。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觉悟的过程,就是跳出自我的执着,从全新的角度,反省自己的心、自己的爱和人生。将阅读、写作、生活和修行等融为一体,创造全新的思想。
2 写作
这个月有31天,合计完成31篇日更文章。其中,读书感悟25篇,心情随笔5篇,当月总结一篇。每一篇均在千字以上,毫不马虎。
收获:
001 阅读《见识》后,与我联系不大的话题,写起来有难度。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匮乏,就更需要学习。遇到难题换个思路去想,马上就豁然开朗了。
002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有些枯燥,不妨试着多联系实际的生活。从中找到贴切相符的事例,将道理通过故事讲出来。
3 反省
宅在家两个多月了,日期在意识中变得模糊。自我反省的第一行,会规规矩矩地写上时间。例如,20200331/星期二/阴。每一天,在自我反省中交接。
收获:
001 反省一天的得失之时,也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比如,某本书、某件事触发我想到了很多。意犹未尽之余,想写文章表达出来。
002 每天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几十平方的空间内打转。周而复始的循环,也没有发生什么新鲜事。随心所欲地写着,总能找到一些亮点。没有波澜的生活,似乎也没那么无趣。
二 生活
1 团购,是每天的主旋律。
生活物资,全靠团购。幸亏平时买东西喜欢多囤一些,家中的日用品够用好几个月的。就是吃的食物,需要时不时地购买。
团购的群很多,中百的、供销社的,个人的,大大小小的几十家。每家的优势各不相同,偶尔会犯选择综合征。
物资缺乏时,六神无主感到焦虑;囤得多了,怕浪费也会焦虑。生活中的很多苦恼,来自于自己与自己的纠结、较劲。
2 生活的脉络清晰,规律到要崩溃。
每一天的生活,周而复始。在阅读、写作、发呆、团购、吃饭、睡觉的轨迹中,穿插循环。一月、二月,从安静接受到了无法忍受。
之前,还想趴在飘窗上、站在阳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期盼着春暖花开,早日出门寻访春的踪迹。如今,面对着一再推迟的解禁,已经近乎麻木。
然而,始终不能过于失望。给自己情绪起伏的自由,但是看问题还是要乐观。任何时候,健康平安的活着就是最重要的。
三 运动
狭小的空间里,不可能有什么大幅度的运动。吃饱饭在各个房间穿梭,也能勉强算是在动吧。或者,到阳台伸伸腿,弯弯腰。
还有一种新的运动,就是脚踩擀面杖,在地垫上滚来滚去。类似于脚踩碾子碾东西的动作。据说,脚底有很多穴位。像这样运动,有利于减肥。
小范围的动作,浑身得不到舒展。对于体重增加的担忧,从来没停过。一边吃着美味,一边谋划着减肥。真是有些力不从心啊!
回顾3月的记忆,在无奈中也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快乐。也许,这就是让我们又爱又痛的生活。每一段时光不可复制,每一寸光阴不可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