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32——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元宵佳节

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那时过年没有春晚,但春节却是个隆重的、有仪式感的节日,对孩子更是个大日子,因为孩子们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可以放炮,看踩高跷、跑旱船、舞狮子,看花灯,猜灯谜……家里更是隆重,什么刷房子、打烟囱、擦玻璃、打扫卫生、给孩子做新衣新鞋、采购、炸糕、炸馓子、炸油饼、炸丸子、炸鱼、炸豆腐、蒸馒头、包饺子、煮肉、贴对联……数都数不过来,堆满了记忆。还是接着上一集,继续说吧……

过年习俗4——元宵节的欢笑

元宵节的来历

从除夕那天我们孩子就开始了穿新衣戴新帽、美食佳酿,睡眼惺忪的和同学闲逛节奏……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心里美啊!

这个期间,孩子们无忧无虑,悠悠哉,饱食终日,每个人都胖了一圈。除了收获了一年一次的肥膘,男孩儿还收集了不少种类的烟盒,女孩子也攒了不少各种各样的糖纸,夹在书里压的展展的,收获颇丰。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可是春节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在西汉文帝时,为庆祝周勃在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汉文帝下令将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古代宵的意思就是夜)。每逢此夜,皇帝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最早的习俗是吃元宵和观灯赏月。

吃元宵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元宵‘’历史悠久,传说宋代,元宵节民间就流行吃一种新奇食品,叫“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或“糖元”,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的“汤圆”和“元宵”  。

在包头,我见过手工制作元宵过程,那是一种以馅料块为基础摇制元宵的方法。制作馅料(馅料制作方法是从网上查到的),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白面等为馅料,用蜂蜜水或水拌匀至粘稠,擀成大圆薄片,切成比蚕豆大小的方块,晾干或速冻,就成了元宵的芯。有了元宵芯就可以制作元宵了,把馅料块在糯米粉水里迅速过一下,捞出,放到装有糯米粉的大萝筐里,前后左右的摇晃起来,随筐的着摇晃,馅料块在糯米粉中不停滚动,就像滚雪球似的,糯米粉一层层粘在馅料块的表面,最后变成乒乓球状,就成了元宵,这个过程叫‘’摇‘’元宵或“滚”元宵,是北方元宵制作方法。现在北方市场还能见到现场制作元宵,但大都采用机器摇元宵,原理相同。小时候吃元宵,总觉得皮厚芯硬,煮不熟的感觉,不太好吃,元宵汤还挺好喝。

南方把元宵叫做汤圆,比北方的元宵皮薄、馅香,且更粘更糯。汤圆的制作方法是“包”出来而不是滚出来的,这些年超市卖的带包装的速冻汤圆,就是这种。汤圆馅料种类很多,黑芝麻豆沙玫瑰山楂五仁……

现在过元宵节,我都是从超市买袋装速冻汤圆煮着吃,再没有吃过小时候那种厚皮元宵。汤圆我爱吃黑芝麻馅的,很香,尤其是黑芝麻小汤圆,和醪糟一起煮,出锅时再撒入几个鲜红的枸杞,漂亮。在寒冷的冬夜,一碗醪糟汤圆下肚,身上顿时暖融融、肚里热乎乎,头顶微微冒汗,舒坦极了。

灯会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元宵赏灯习俗,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信佛,倡导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皇宫和寺庙在这一天夜晚点灯敬佛,同时命令士族和百姓都挂灯以示敬意。从此后,这种节日佛教礼仪开始流传并壮大,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盛大节日。

我们小时候所处的时代,大人们似乎都很有心气,也有情趣和闲暇,各单位都做灯,各式各样的彩灯,大大小小的灯……,元宵节前后各单位把灯集中摆放在一起,一条街张灯结彩,搞成了灯会。你看举办灯会的街上摆满了灯,有生肖灯、人物灯、宫灯、动物灯、瓜果灯、戏剧脸谱走马灯、反映时代特点的灯、龙灯……灯中有景,景中有灯。

元宵之夜的灯会,那可是个热闹的地方。

灯会里人挨人,人挤人,灯和人都成了景色,人在灯海中徜徉,灯在人海中荡漾,热闹非凡。

古代灯会是发生故事的地方,在电视剧里,灯会是男女青年邂逅发生爱情的地方;在评书里,许多英雄都会在元宵佳节的灯会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恶霸救美人,大闹灯会,一鸣惊人……成为一代英雄人物的一种出场方式。

孩子是灯会中最快乐的人,纯粹的快乐。你看大大小小孩子呼朋引伴,还有很多孩子一个拉一个,形成一条长龙(俗称开火车),伴着孩子们的笑声,长龙在人群中跌跌撞撞的穿行,领头孩子就是火车头,喊着:让让,火车来了。

再后来元宵节,不仅有灯会,有时还放礼花,更是热闹啦。

灯会,偶尔还要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南宋以后增加的一项元宵节活动,是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游戏,灯谜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在元宵佳节,将谜语悬于灯下或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其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因为猜灯谜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

一个完整的灯谜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谜目”是限定的谜语“类别”,是答案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答案。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只不过作者是有了谜底,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

猜灯谜是个技术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面,有时还要脑筋急转弯。

通常猜灯谜都是在灯谜区,挂若干纸条,也有在普通的圆灯笼下挂着,上面写着谜语,如果你猜对了,可以撕下来领奖。猜灯谜,我的水平一般,猜过什么样的灯谜,已没有太多的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活动日渐丰富,除了吃元宵、观灯赏月、猜灯谜等经典活动,民间还有踩高跷、舞狮子、跑旱船、扭秧歌等,把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踩高跷 
图片来自互联网

踩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是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北魏时还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文字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翻译成白话:‘’宋国有个会杂耍技艺的人,用杂技求见宋元君。宋元君召见了他。他的技艺是用两根有身长两倍的木杖捆绑在小腿上。时而快走,时而奔跑,又用七把剑迭相抛出,有五把剑常在空中。元君大为惊喜,立即赏赐给他金银布帛。‘’从文中可知,高跷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就已流行。

高跷高度可从30厘米到300厘米,按高低不同,分成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我见过最高的高跷比一个成年人都高,估计超过两米。

踩高跷其实就是脚踩两根长长的棍子,进行表演。踩高跷是增高神器,人瞬间可以变高,但踩着棍子走,还能做出各种动作,就不容易了。高跷一般都是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上部做出一支撑面,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子把高跷绑在小腿部。

高跷表演,属于集体表演项目,表演人数从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表演者一般都要经过化妆和装扮一番才出场,他们扮相多滑稽或优美,扮演成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道具常见的有扇子、手绢、棍棒、刀枪剑戟等。这么说吧,只有他们一出场就能吸引眼球,引起你的兴趣。

小时候,看过很多次高跷表演,他们扮演的很多是经典人物,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各路神仙、大小妖怪,又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公、张飞、曹操等,还有八仙过海中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等,再有什么张生、红娘、济公、各种小丑、渔翁、媒婆、公子、店小二、道姑、和尚……人物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他们的表演又分“踩街”和“撂场”两种。

踩街就是高跷队在大街上行进中表演,边走边做出一些动作。撂场就是表演队停在一个地方专场表演,在场子里或进行集体表演,排列出各种队形图案,或进行个人特技表演,有时还有两三人对打、对舞表演。

看高跷表演很过瘾,你看他们身着戏服,脚踩高跷,不但能行走,还可以作出吕洞宾舞剑,孙悟空弄棒、跳跃、过桌子,猪八戒挺着肚子舞钉耙,沙和尚挑着扁担,济公手舞蒲扇……有能者还会翻跟头,奔跑蹦跳,如履平地,他们有时还边舞边唱,逗笑取乐,生动活泼,让人捧腹大笑。

小时候我们能在两个地方看踩高跷表演,一个是阿吉拉的马路上,另一个就是挨着阿吉拉的农村——哈林格尔。阿吉拉踩高跷表演,就在那条唯一的马路上,高跷表演者都是铁路职工,他们表演十分精彩,更现代。而哈林格尔的表演者都是当地农民,他们的演出具有乡土气息,更有民间特色,很地道。

一般高跷不是单独表演,后面还跟着舞狮队、秧歌队和旱船队。

舞狮子

 

图片来自互联网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古人将狮子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人们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狮子”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还有人说舞狮是从西域随佛教传入中国,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舞狮活动就有了特殊意义。几种说法都各有依据,难断是非。到了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文狮武狮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南北两派舞狮的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一身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训狮人”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李连杰的电影《狮王争霸》,就是广东佛山的舞狮。

我在阿吉拉看到的舞狮,大体上属于北派风格,但表演没有那么精细,技巧也没有那么高超,表演者多是铁路的年青人,记得我上初中时,我家邻居有个大哥,刚参加工作,身体壮实,他就是包西车辆段舞狮队的,他给我们专门展示过他学的舞狮步伐,动作真是复杂,只是他舞动的是狮子后半部。他们扮演成北派风格的狮子,身披狮子皮,腿绑鬃毛,脚蹬金色靴子。他表演那天还专门通知我们去看,记得那天锣鼓喧天,各单位的狮子汇集在一起,随着喧天鼓声,腾翻、扑跌、跳跃,我一直没有分清哪只狮子是邻居大哥扮演,我觉得所有狮子都一样,没有分别,更没觉察出每个狮子是两个人的共同表演,感觉狮子头和身体动作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好像是一个人在演出。他们的表演虽然属于北派狮子表演,但有时也有南派狮子的搔痒、抖毛的动作,可能是训练时间不长,还做不出高难度动作,属于自创铁路派吧。

那天阿吉拉的马路沸腾了,高跷队和狮子队掀起的尘土还没落下,旱船队和秧歌队又来了。

跑旱船

图片来自互联网

跑旱船也是一种汉族的民俗文化。旱船顾名思义就是旱地上的船,其实就是借用船的形式进行的一种表演。旱船一般分成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船形,上半部分是撑起的一个顶棚,状如轿顶,装饰以红绸、纸花、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艳丽不凡。

表演用的旱船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制作旱船,要先做船型骨架。骨架用细竹竿绑成,中间还要绑出个“井"字架,这个“井”字是旱船的关键,因为井字内部就是船舱,也是表演者所在位置。船舱的井字四角竖4根竹竿,作为船舱的4根柱子,最后在柱子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骨架。船舱的顶可做成平顶的、三角形顶的,较复杂的歇山顶式的瓦棱四出水的古建筑造型。船骨架绑好后,就可以装饰了,一般用彩绸布。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布围起,一条旱船就大功告成啦!

船舱内有机关,那是一根粗布条,拴在船仓的左右两边沿;旱船演出时,表演者将粗布条架在左右肩膀上,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仓的两边,表演时就可以在行进中摆动旱船。

每条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2-3人,一位站在旱船中,通常都是女性,称为“船娘子”,船前面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表演时,两个人要配合默契,快速走着各种步伐,才能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你瞧,旱船来了,有时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有时左右摇摆,有时遇见大浪前仰若翻,犹如船在水面航行一般。

船员们打扮可不平凡,船娘子穿着古典的汉族服饰,头发盘起一朵大花儿插头,老翁模样的艄工,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

船娘子的表演颇为关键,你看她驾着船,跟着掌舵的“艄工”,走着圆场步、碎步、横步、自转、正反葫芦、晃船步、平碾步(转船)等步伐,把船儿在水上航行的“快、稳、漂、转”,表现的淋漓尽致。

船侧还有一个小丑,活跃气氛,只见他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夸张的划浆,引的观众开怀大笑。

旱船一般不独演,而是三、五成群,成阵列表演。有时由一个艄工引多只船,有时由一只船充当先锋官。在前进中,这些旱船训练有素,有好多套路,按照艄工的指示,船儿好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地展现了船队在水上航行的画卷。

扭秧歌

图片来自互联网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每年春耕时,农民们共同到田里插秧、除草,为了减轻农事劳作之苦,在劳动过程中,大家击鼓而歌,可谓“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后来大家不仅唱歌,还跳起来,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人们将舞蹈和戏剧表演加以融合,逐渐发展成为集舞蹈和戏剧特点的街头表演,是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艺术。

秧歌在民间有两种称呼:一是“高跷秧歌”,就是踩高跷表演,刚才已介绍;二是“地秧歌”,脚踏实地进行表演;还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都通称秧歌。我这里介绍的“秧歌”只是“地秧歌”。

扭秧歌,作为我国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

扭秧歌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北方不同地区的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扭秧歌的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戴上大头娃娃,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

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

在表演形式上,可以为大场,也可以街头行进式表演,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

我们小时候看的秧歌,是真的“扭秧歌”,关键在“扭”。在锣鼓的伴奏下,‘’咚咚锵其锵其……‘’,队员们彩绸挥舞,扇子扇动,那身子恨不得扭出十八道弯,扭起来带劲……

伴奏人员,都坐在一个汽车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伴奏车随队伍缓缓行进,高跷、舞狮、旱船、秧歌,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那锣鼓声声,把居民都吸引到路上,跟着队伍看“红火”和热闹……

时间就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中流淌,不知不觉。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的太快,一不小心,年就过完了。马上要开学了,忽然想起寒假作业还没做完呢。

唉!怎么办呢?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3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5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1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4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5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9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40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2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1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1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