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鲁迅先生有句话一直被高频率的引用: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在面对困境时,在犹豫不决时常常用作自己加油打气的底气,常常我们会有这句话给自己在做选择时加油打气。面对太多选择和诱惑时,怎样的选择是更好的选择,怎该如何选择才能损失更小?面临困顿和迷茫时,这样的考量常常会更让自己陷入逃避选择的牢笼里,不敢面对选择。怕,是不敢面对自己去选择的最直接原因。
只是,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相对比较正确的路,哪里又有回避了选择就能不面对那些担心会出现的难题?对于蹉跎很多时间,岁月留下太多遗憾后的我对此太有体会。每每再回首的时候越发发现,直面选择才是是轻松、愉快的事。
能直面选择,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情况的准备。所有现象在面对已经有最坏打算的情况下,都显得不是那么困难。所以在接受起来反而觉得原来并没有纠结的时候以为的那么难。
直面选择,在面对困难时才会更加坚强,也更加的有承担结果的勇气,也因此会对未知和不确定的事物更有欣然接受的心态。因为能直面选择,对那些未知事物的恐惧会随着一次次直面选择后的轻松和积累的自信而越来越对自己有信心,也更能自洽的面对未知和挑战,从而更打开自己,越来越生活得舒展、放松,身体和心理越来越自由和沉稳。
而逃避呢?迂回呢?请别人给到自己参考的结论,自己在有结论后破釜沉舟的去试?或者甚至直接把自己龟缩起来躲开呢?结果是,选择并没有因为我们自以为的不足以能做充分的准备就放过了我们。
在没有自己直面选择后,看似自己躲过去了一次自己做决定并为之付出代价,而结果又怎么可能是躲得过。看似躲避的结果是:首先,自己怕选择,自以为自己不能做很好的选择并为这个结果负责,所以会很依靠他人,并对其给出的结果患得患失;然后,自己因为逃避了直面选择的时间点,而对之后的所有面对选择时会犹豫不决,会畏首畏尾,会越来越不自信,也因此越来越把自己缩起来;而结果时,即便没有直接面对选择,时间在推着我们走,我们终究是选择了一条路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逃避,甚至不会形成习惯去复盘;不复盘,生活的质量得不到反馈和总结,结果是蹉跎和浪费时间,从而导致了虚度了光阴,空余了悔恨。
所以,看似没有直面选择,结果却是承担了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最坏的状况,而自己还不自知。多么可惜。
既然逃避的结果时,自己承担了最坏的结果,所以面对选择,那就上吧。直接迎向它!
主动的迎向选择,心中或多或少会对结果做好预判,就会很自然的对选择的结果进行复盘。也因此即便是最坏的情况,会在复盘中逐渐的修正,从而日渐转好。
主动的迎向选择,心中会在一次次的主动面对后对未知事物越来越少畏首畏尾,更多的会直接去面对它,也因此会更少的错失机会,也因此可能就开启新的更美好的方向。
主动的迎向选择,内心会更坚定、坚强,也因此越来越不害怕挫折和困难,更有机会接触到非以前常接触的圈子里的机遇和挑战,更有机会激发自己的潜能,也因此有机会能更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
而也只有更积极、乐观、主动的面对生活,离自己期望的样子才可能越来越近。
读书十余年,谁还没有点对未来的期望呢?
只是在骤然面对变化,或者面对巨变不知道怎么办时,如果选择了一时逃避,那就让自己失去了自己主动去发现新的机遇,舒展自己的机会,而因此逐渐的把自己收缩起来,离自己期望的样子就很容易越来越远。
这一辈子长达几十年,自己期望的样子一定有机会成为现实的。
在岁月的长河里,个人的这短短几十年,也很容易面对众多的看似巨大的、难以翻越的困难,如果逃避了、退缩了、犹豫了,多几次,也会很容易就在那些不经意的回避中蹉跎了数年甚至十余年时间,再回首依然是沧海桑田。
所以,面对选择时,深吸一口气,自己直接上吧。自己不见得会想心中以为的那样承受不住。不管选择的是哪样的方向,给自己复盘、总结、调整,一定会创出一条可以通往远方的道路的。只是持续和坚持总结就好。而回避了,自己更有可能会去承担最坏的可能。
所以,面对选择时,自己上吧,看看自己这个小身板的潜能。也为这短短几十年光阴里,多留下自己可以回味和开心的那些瞬间。
不要担心,谁还没有犹豫过,谁还没有失败过。
只要还有时间,一切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