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和和我的儿子达成了使用手机的协议,很开心,但是这并不代表说达成协议就一切OK了,因为更重要的是,追踪这个协议的执行以及修订这个协议,比协议本身更重要。
比如说我在协议中跟他确定晚上10:30必须要收起手机准备睡觉。但是第一天执行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了。
已经10:30了,然后我还让他收起手机来,然后他说等一下,他正在跟同学连线,没办法马上及时的停下来,然后我一时心软呢,就让他玩了一会儿,但是玩了一会儿之后就有点不可收拾了。
我回头又去看我的二宝去,结果呢他一直打到了11:30,最后我发火了,然后他才把手机收起来了。
收起来之后,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灌输给他规则的重要性的时候,所以我告诉他我们彼此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就代表说,我们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们就你使用手机的时间达成了我们认为合适的一些条款,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们要去尊重这一些协议,因为这是规则,这个是底线。
他刚开始的时候脸上有一点受伤的那种感觉,我还有点于心不忍,但是最后我还是狠狠的下定决心把这个规则执行到底。
通过这几天观察我发现,其实他的自控能力确实是没有跟上去,而并不是他故意的沉迷。游戏确实很吸引人,可是他们的大脑前额叶负责控制的那部分却还没有相应的长大变强,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必须要坚守底线,不要心软。
因为遵守规则是底线,万一突破这个底线,那么以后建立规则就很困难,必须要给予全力的制止,不要心软。
而且我发现当我强利阻止他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抗和叛逆,顺利的接受,出乎意料之外。这说明说孩子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我们把道理说清楚,他是完全可以接受我们的这些规则的。
这个事件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其实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是有很大的鸿沟的,以前我们老是觉得说要做到要知道,但是很多事情我们是没有做到的,这个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停留在知道,但是没有做到那个那个地步,这个就是说我们是很多是理论家,我们没有实际的落地执行,而这个落地的执行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它会对我们的理论产生更多的反馈和修正,这才是真正的一种互动,用我们的实践来修补完善我们的理论,这才是一个正确的良性的家庭教育的循环模式。
我个人感觉另一个收获的就是,其实孩子并不是要反对我们的。以前我们觉得说孩子不听话,似乎在挑战我们的底线和权威,其实并不是,只是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够强大,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好像是要挑战我们——让我们让很多人都没办法忍受这种侮辱,视为对我们权威的挑战,但是实际上孩子只是自控力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而已,并不是他们不尊重我们,并不是他们要挑战我们。
这点是必须要明确的,通过这件事情的互动,其实我反而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彼此都是相爱的,我们会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和爱,有了这个无条件的支持和爱,那么我们之间建立规则形成协议,监督执行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落地、可以执行、可以修复的良性循环,这是我从这件事情上面得到的最大收获。
我也把我自己的底线告诉他,就是手机是一个工具,要使用合理,OK,没问题,不能影响到学习和自己的身体,协议只是我们之间达成的一种一种妥协,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成长。
比如孩子,他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而我也知道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强硬的时候,在触碰底线的时候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这是家长义无反顾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后的底线,这是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的一点,当违反规则底线的时候,他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我觉得这个是也是我们让孩子守住底线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育。
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成长,就是我从和孩子的互动中知道了,其实很多以前只是知道,但是要做到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我知道只要方向正确,这些调整修订,这样的良性循环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我非常感到欣慰的一点。
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培育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实我们自己做出了榜样,孩子自然也会成长,在明确规则,在修订规则,在执行规则的监督过程中,我们都获得了彼此的成长,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双赢。
我是蓝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322篇
20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