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二十一天,我得了一种更严重的病……
这是我“自我隔离”的第二十一天。
十八天以前,疫情爆发,我从惶惶不安,到如今慢慢过完了这个“废掉”的年。
十六天以前,正月初三,我正式收到了公司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不知该是喜是悲?
喜的是,我不用提心吊胆的上班,可以安心享受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假期。
悲的是,我得继续“隔离”下去,这个假期看起来毫无意义……
十一天以前,正月初七,我睡了一觉起来,假期延长到2月10日。
这一次我没有丝毫的喜悦,揉了揉自己的鸟窝头,丧心病狂地嘶吼一句:我只想自由的上班。
那一刻我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连“死宅”都不是这么好当的。
我每日都忍不住拿出手机,刷无数遍的最新消息,放下后,觉得心里闷闷的,堵得难受;我出门买菜,回来至少洗三遍手,进门一遍,脱了外衣再洗一遍,放下手机再来一遍,有时候再补两遍才算是安心。
我总是忍不住想象病毒从塑料袋、爬到我的手心,漫延到家里的把手、沙发、我的鼻子、眼睛和嘴……
即使做好了所有措施,我依旧觉得浑身无力,鼻子不通气,嗓子一天比一天疼,吃了一周的消炎药都没有缓解。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传染了,仔细把年前十天所有接触过的人一一排查,然后在脑中演练了几十遍自己患病后的凄凉情景,看看家人,我甚至有些理解那些隐瞒自己患病的人的心理。
这一刻,我才猛然发现,摧毁我意志的可能并不是疫情,更严重的还有随着时间到来的无意义和无价值感。
心理学家曾经在 Science 上发表过一项研究,题目为: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人们对于“无所事事和闲散慵懒”的反感,研究者发现,当人们无事可做或者对外界的事物没有参与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空虚的感觉。
更有报告指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随着时间的增加,人们将产生更多的不良认知和负面情绪,甚至会降低自尊水平和心里健康水平。
事实上,这种状态已经开始了……
02、一个真实的来访电话……
面对疫情,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很多人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自然的选择了“情感隔离”,变得异常冷漠,只专心做自己的事。
“我常常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可事实上,直到被隔离,我才突然被自己的情绪所击跨。”这是中心接到的一个电话。
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到过疫区,或者与疫区内的人有过密切接触者都会被短暂隔离。
“每天早晨醒来,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头顶悬着的灯,和灯周围的白墙,有人来送饭,我却始终看不到他的脸……”
“我不懂活着的意义,觉得很对不起家人,充满愧疚感,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们……”
“我比平时更加焦虑,生活压力特别大。”
事实上,直到康复导师接到电话,这已经是他第三个失眠的夜晚。
不足十平米的空间,没有交流,没有自由,有的只是无尽的沮丧和压抑。
来访者中有长期作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有基层的社区工作者,更有一些密切接触的隔离者。他们一边滔滔不地重复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和自己的经历,一边不由自主的啜泣,甚至控制不住地大哭来释放自己的。
相对于“隔离”,疫情才是这座更厚重的墙,这坐墙将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困在心底,正式宣告:心理防御机制彻底失败……
03、走出疫情,你能做些什么?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面对挫折和冲突时,内心自发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内心的痛苦,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一般情况下,遇到困难,我们会在潜意识中采用一些方式保护自己。
其积极的意义在于面对挫折,可以尽快调整,恢复心理平衡,消极的意义在于迫使自己缓解,快速从痛苦中抽离,却也有可能因退缩、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方雅性格完善中心的康复导师表示,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表现:
恐慌:无间断的获取信息、刷新闻,不自主的联想到可怕的情况;
躯体障碍:忍不住将自身代入,身体会依据心理因素,进而表现出某些症状;
焦虑:睡觉障碍、长时间的沮丧、失落;
强迫: 强迫的回忆一些出现过的情景,看过的新闻,回想自己接触过的人和物,重复性的洗手、洗澡。
从疫情爆发到今天,太多的人被孤独、恐惧、焦虑、沮丧、伤感所包围,有些人选择走上一线发挥价值,有些人用视频、音乐赞颂勇气,也有一些人选择在网上肆无忌惮的宣泄个人情绪,用猜测和谩骂表达对于现状的不满。
这一刻,所有人性更加闪光,可是所有的负面情绪也更加放大,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心理学告诉我们,关于自我,所有的“情绪”都有其合理性。可无论什么样的情绪,都仅仅是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它们需要存在和接纳,却也需要更理性的表达。
就像这场疫情中,与关注新闻比起来,安放好自己的负面情绪,照顾好自己或许更加重要。
毕竟走出疫情,走出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困境,靠得绝不仅仅是冷漠中的“隔离”,更重要的是隐藏在“隔离”背后的“携手”。
之后,我们会像往常一样走上街头,在阳光下吃饭、约会和重逢,我们会再次把酒言欢,歌颂所有的爱与勇气。可这场疫情里,真正的荣耀并不是我们学会了什么,而是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珍惜什么?
所有的荣耀与赞歌、悲愤与教训都会成为过去,而此刻,“活着”远比“活着的意义”更加重要……
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心理困境,中心已组织多名老师,成立了心理援助联盟,开通援助热线,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免费的线上咨询服务。
缅怀每一个逝去的生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