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儿子一张默写卷子只得了39分,着实有些气恼。赶紧从新抄了一遍卷子,让他从新默写。默写的时候有几个本该写的很简单的字,又错了。不自觉的提高了声量,顺带着批评了孩子。某人菩萨心肠又泛滥了:“你又嚷嚷他干什么,还不是都怪你,每天让他背诗,不让他读课文写生字!”听了这话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马上调转炮口狂轰乱炸。
也许一直以来我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都是比较严厉。但是我最讨厌的是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别人横加干涉,为了让孩子不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习惯性的寻找“盾牌”和“庇护所”。我只能突然变得声嘶力竭和强词夺理,以一方“侮辱”另一方的惨重代价,强化我本人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让孩子对我说的话深信不疑。
夫妻之间的“两败俱伤”,是亲子教育最不愿看见的败笔。然则,这也是我做出的最艰难抉择。我不能让孩子考了一个低分,还沾沾自喜。家长的“心平气和”,纵容的是孩子对失败、对不认真负责导致不良结果的侥幸。我不能容忍,“外归因”的思维方式给孩子带来的迫害,总是有理由去责怪别人,而没有动力去反思自己,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危险的事,就是这种缺乏自我反省的“怪他”理论,可以让孩子彻底“瘫痪”,觉得全社会都欠他的,失败和不堪从来不是自己的责任。
我承认,我不是在风平浪静家庭长大的孩子,所以现在即使岁月静好,我也会想着一切也许可能发生的事。如果现在过于宽松,男孩子长大了,管不住管不好该怎么办?如果现在一切包办,以后我们不在了,孩子自己该怎么办?你怎么知道我们会一直陪伴孩子,为他铸起保护的钢铁长城?你觉得挨几句领导的批评好几年不升职就算是倒霉了,其实,人生的坎坷真的不仅如此。
我所期待的,不是培养一位强者,更不是考清华、上北大的天之骄子。我只是在培养一名正常的普通人。考得不好,他会怕,学的好了,他会笑,努力过了,他自己觉得无愧无悔。现在这个年代,我们有些孩子,真是太脆弱了,说不得,骂不得,碰不得,家长说几句,跳河了,老师说几句,跳楼了。不知道什么是坚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其实坚强就是挺过风雨后的自信,自尊就是当初被踩在脚下,如今脱胎换骨傲然一笑的坦然。
我父强如山,护佑妻儿,男孩自当效仿,有自强不息之志,我母坚如磐,声声教诲,男孩自当勉励,始知裙钗一二可齐家矣。还愿你我都做好父母,懂得严爱宽害之理,让孩子做个敢于负责担当的普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