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六(3月4日), 山西平遥长途游玩。独自一人从一个古城到另一个古城,只是为了感受不一样的风景和人情。
其实,我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清静”而油来的孤独。人生何处不孤独,独处不寂寞也是另一种滋味。
拿起相机,带着诗和梦想去远方!把看到的美景拍下来,修饰后欣赏。从而有了自恋的喜悦,且一连几天。是“看天也好、看花也好、看云也好。。。。。。“
平遥,2003年曾去过,为此还写过关于它的一篇随记。时间不同,心情相似。对于它,不再费话,还是由旧作为它续缘吧。
我的山西之旅
----写于2003年
有时,人的幸福需要与人共享!
与人共享的幸福便达到了极至。
我的山西之旅始于7月21日晚!尽管中午已知,但并不真实,直到下班后忙碌地购物--为外出做准备,才突如其来地感到幸福的真实!
山西,风景区附近的山西,给人的感受并不美好,路上显尽煤的源地--黑,在小雨沐浴下,尽显其真实的一面。山西的树,尤其是杨树,也与我们河北平原所见到的不一样,我们的杨树高且树冠雄壮,但山西之杨树却象后娘喂的孩子一样--树干没有发育好便急于独立,于是树干小且树冠也瀛瀛弱弱的!
但风景区却给人的是另一种感觉,大多数的景点都是因人文、历史、自然等诸多独特的一面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在这里也不例外。
绵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以庙为著称,后以自然风光为主。中国是佛教之国,所以大大小小的神在任何一风景区都会或多或少地显现,但偏重不一,绵山也是如此!
虽说其是因介子推而出名,但所有的故事与其并没有太多的源渊。不如说其开篇之传是闫吉英这位掘绵山第一桶金的人更为贴切。
开篇之对联内涵绵山开发者之名,上下联首字为吉英,在庙之中点香三柱寓为门中之三,即为“闫”字。据导游小姐说:正是这位山西老板投资十三亿开发绵山,养活了绵山的三、四千员工,而他所得到的是绵山几十年的经营权,才有了今日的绵山。
想到谁投资谁受益,这是千古不变的真语!
后山,是山与水的结合。
山因水而显灵气,水因山而显壮观。尽管在这里也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更多的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览过山水,观过古城!在平遥才更显山西人的精明,用古人的一砖一瓦,赚尽现代人的一钱一金。
而我们大名也有古时四大城门,但四周城墙已烟消云散,城内建筑更是尽显现代。但我们却失去了山西平遥古城独特的旧和涵味,所以也失去了观赏的价值。
古城人沿用祖先六百年前的建筑,引无数现代人飞蛾扑火般涌来,淘无尽之金,这不是山西人聪明之所在吗?
唯有眼光,才成大气!
唯有沉淀,才显价值!
唯有耐心,才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