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村里的希望小学已经破败不堪,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虚掩着,一个足球门侧翻在操场中央,塑胶跑道被杂草覆盖,教室的的铝合金门窗早已被捡拾荒者卸走了,玻璃碎了一地。课室桌椅东倒西歪,上面厚厚的一层灰尘,教室后墙上用红油漆写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警句清晰可见,一阵风吹来,墙上脱落了一半的世界地图啪啪作响。
小学落成时,县里的教育局长和镇上的书记镇长都参加了落成典礼,100多名师生列队欢迎,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村民们都放下农活来看热闹,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教育局长在讲话中说,学校是孩子走出大山的摇篮,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希望,20年后这里一定是经济发达 ,人才济济的新农村。然而现实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20年后的今天,300多户的自然村现在只剩下了四五十个孤寡老人,良田荒芜 ,房屋倒塌,一片衰败景象。希望小学荒废了,乡村繁荣发展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二)
清晨,山里的浓雾像刚弹过的棉花堆,松松软软,把整个村庄填充得满满的。咯吱一声,两扇红色大门打开,老奶奶蹒跚地走向鸡舍,打开栅栏,一只矫健的雄鸡飞到了门前的大树上,引颈打鸣,乡村新的一天开始了。老奶奶把昨夜泡的黄豆捞起来,堆放在石磨的顶上慢慢地摇起来,雪白的豆汁滴滴答答地流进了木桶里。老奶奶做豆腐已经五十年了,现在用的石磨是第五台了。现在村里的四五十个孤寡老人都是吃着她的豆花,豆腐长大,变老的。老奶奶摇石磨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摇一会儿,总是要歇一歇,用拳头捶捶自己佝偻的后背……
老奶奶丈夫死的早,一手把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拉扯大。两个女儿嫁到邻村后,都和丈夫出门打工了。大儿子在山西挖煤,二儿子在广东打工,小儿子在县城教书。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子女们才从各地回来,空寂的老屋才有人气,年后子女们又各奔东西,诺大的院落就剩下老奶奶和在邻村上初中的小孙子。屋大人少,显得荒落瘆人,孙子周末回来和奶奶睡一张床。一年后,小孙子嫌奶奶不洗澡,不刷牙,说奶奶的脚臭,一个人睡在隔壁间。夜间奶奶起夜小解时看到小孙子蒙着头在玩手机,后来小孙子周末经常和同学去县城玩不再回家,老奶奶周五下午常常看着村口小孙子放学回家的道路发呆…… 奶奶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心里明白,孙子们心野了,总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
(三)
斜阳挂在山尖,暖暖的夕阳给村庄镀上了一片金黄, 一条山路沿着小溪缠绵而上,小溪边水草丰茂,一头肥壮的老黄牛摇着尾巴在慢悠悠地吃草,哑巴拿着树枝帮老牛驱赶蚊虫,溪水叮咚,时间停滞。镇上干部带着县里的扶贫干部沿小路走过来,说是要动员哑巴入住县里的养老院。
哑巴兄妹五人,父母去世后,都各自谋光景了,哑巴就成了村里的五保户。近几年哑巴成为村里的精准扶贫户,镇里给哑巴买了头牛,让哑巴养牛脱贫,几年后,牛还是牛,哑巴还是哑巴,哑巴依然考扶贫款过日子,眼看全村脱贫攻坚的日子来临,镇里干部灵机一动,把哑巴送进养老院,衣食无忧。就算全村完成了脱贫致富任务。 第二天,哑巴收拾好自己几件旧衣服坐上了县上扶贫办的卡车,临行前,不能言语的哑巴突然跳下车,跑到河边,抱住了那头和他相依为伴多年老牛的头,哑巴落泪了,老牛也落泪了……
(四)
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把村里和外面的世界连在了一起。村里的石头,木材,草药土特产都是沿着这条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县城,村里的年轻人也是沿着这条路走到了全国各地,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繁华热闹,乡村越来越破败冷清。一条致富路,却让村庄快去走向了没落,它不但带走了村里的人和物,更带走了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