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师是我在读大学的老师,今年三十有四,正是一个教研人员渐入德高望重阶段的年纪。与其他整天课铃响后冷脸怼进教室一下课便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老师们不同,与其讲她是一名学富五车的中年老师,我觉得是同我们一起学习的师姐更为合适。
在外语系各大科老师们几乎全都是留学留洋归来的,曲老师也不例外。在她上大学的那个年代,小城市,大愿景,跨过一个黄海到祖国那头的韩国,扛住了街坊亲戚的说叨鄙夷,扛住了母亲日夜担心的泪,和财产的压力只身踏上了去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那时中国留学生远不及当今的比率大,小城市的儿女就更少了。曲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她不但没有沦落为街坊邻居口中的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冒险出国打黑工,学不到东西堕落成“站街女”生死下落不明的“半洋货”,而是凭自己努力一路攻破了语言不通所带来的麻烦,文化的差异,孤身无缘的寂寞萧条,在经历了种种坎坷后终于一路过关斩将从韩国全罗南道的知名大学本科杀到硕士学位,之间没有问父母要过一分钱,反而在归国时用实力和结果堵住了悠悠之口。
硕士毕业前她也曾思考过到底是留韩就业或继续攻读博士还是回乡就业,其实她自己内心早就有了答案,她想去首尔读博士,因为她已经习惯了汲取知识,突破了小县城的束缚得以获取更多的学识和自我境界,一个养的起自己又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是令人羡慕的,但生活总是事与愿违,扛住了从懵懂到成熟学士到硕士的她,终究没能扛住世俗的压力。听了苦苦相劝的母亲的话回国就业早点嫁人,按照母亲的话就说,女孩子学历高了不好嫁人,现在在村里算是扬眉吐气了,但以后嫁不出去生不了孩子依然会被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脸上挂不住。
是的,这很世俗。就业后的曲老师被相亲找了个同硕士学位的男人嫁了,人不错,对她也很好,在当地一所普通大学做了老师,一做十余年。这些年老师一直被条条框框所拘束着,从“毕业了就赶快找份工作,别离家太远”,“有工作了也不小了,赶快结婚吧”到“赶紧生个孩子让我们这些做姨妈的也沾沾贵气。”人生仿佛像是被安排好了,她说她开始想念大学时那股想做便把心点燃的无拘束一双运动鞋便可走遍大江南北,遇事解事,不需要有太多压力的澎湃感觉,现在的她就算再次燃起当年的风华也被肩上的责任和规矩以及被早已安排好的条条框框的锈锁铐的严严实实,直到19年下半年开始,表妹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
曲老师的表妹今年三十出头,放弃了读研听从了家里安排上班结婚,不久就有了一个女儿。就最近,家里和婆家都催着她生二胎,曲老师极力劝阻正在事业上升期的她,表妹也是很无奈,但看着爱她的老公那么想要一个男孩,结婚前又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婆婆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不糟的,于心不忍的她终于要开始做第二个孩子的妈妈。曲老师感叹成人世界的身不由己,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离开学校,申请了首尔的大学准备材料再次背起行囊。
果不其然,四周的言杂又开始了,“一大把年纪了还去上学啊?”,“现在的工作多稳定啊,就这么辞职。”“你都当妈了!就这么一走了之,怎么这么不负责任”……但值得幸运的是,她得到了丈夫和儿子的支持,虽然面对着婆婆,母亲和一群不相干的嘴碎之人的非议与担心,但她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内心负责了。
现已经再次重返大学读博士的曲老师已经重新规划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年龄不是问题,儿子也已经长大,她想成为一名跨国交流翻译,实现小时候的梦想。
我们总以为世界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所以会困苦。在各种条条框框不知从何而来的规矩所灌输了理念,渐渐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为了想要的而活还是为了别人的言论和世俗而活,对于言论中曲老师不够对家庭负责里,我想说,不要固化负责,一个人要为他人负责的同时也要为自己负责,最后的曲老师得到了丈夫儿子的支持,她得来到这种信任和谐还有爱何尝不是一种负责。
曲老师没有辜负自己拜倒在时间与条条框框中,她成为了我的榜样。我想我今后也会和她一样,又忙又美直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