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末,小年至,岁月回眸,时光焕然。小年到了,年味也越来越浓郁了。对于我来说,小年的记忆是大扫除、祭灶、放鞭炮、拜访亲戚......今年过年仍有疫情,出门在外也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门外的空地都堆满了车,家里的客厅都堆满了人,大家都欢聚一堂,说说笑笑格外热闹。在场的有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大伯大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同时也有些由于不常接触的原因而忘记叫什么的亲戚。见了面基本都会聊个半天。这也是每年过年我最不喜欢的环节了。
大人们的话题我从来都不想参与进去,他们的世界感觉更多的是攀比,过来每次对你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期末考的怎么样,就是今年学习情况怎么样。虽然这是在关系我,我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会莫名感到些愉快。并非是因为担忧自己的成绩学习好坏问题,而是感觉每年都是这样,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种讨厌的仪式感。
当然每年不变的除了亲戚热谈之外,还有个 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祭灶。
小年夜这一天,在各地的风俗是非常多的。其中,除了打扫卫生之外,最隆重的应该就是祭灶仪式了。首先准备好祭果、酒和菜,供的时候点香、点烛。具体包括灶糖、年糖年饼:象征生活甜甜蜜蜜。年糕:象征年年高;荸荠:也叫马蹄,象征有钱。
大多数人都知道了祭灶的过程和习俗,但又是否了解这个故事呢?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便会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汇报民情,以便玉皇大帝赏罚。所以要在桌前放上祭品,点香行礼。大致差不多是这样。
到了夜间也不能少了烟花爆竹这美丽的场面,由于在乡下管的还算轻,在自家空旷的庭院里放起了那绚丽多彩的仙女棒和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内心也十分欢乐愉快。
冬将尽,春可期,人间逢小年,小年偷偷许个愿,希望我的2022年成绩努力提高,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我喜欢的一切都不要辜负我,没有失眠没有忧虑,陪我碎碎念念的人也能一起岁岁又年年,小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