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丹丹,智慧芽学院创始院长,专利代理人,从业经验9年,曾任职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中心。伴随着智慧芽学院从零到一,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国内知识产权行业在线教育平台的领跑者。
2015年4月26日,赶在那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智慧芽学院(当时叫“专利学院”)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已有的几十个课程一律免费学习。经过两年的发展,学院目前已有课程300个,体系化的精品课程4套,影响学员15万人。在2周年纪念日,回顾下学院的发展史和课程产品的从零到一的打造过程,似乎是极合适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嘛。
(智慧芽学院是智慧芽公司的一个重要产品,智慧芽是专注为研发和IP人员提供专利大数据和技术情报分析的服务商,服务小米,MIT等全球3000+企业)
萌芽期:2014年8月,学院成立,最初是为了服务已有客户学习专利知识,由于内部的IP讲师有限,为了节省人力,内部讲师把当面培训客户的几个课件,用录屏软件把声音连带ppt共同录制,就形成了最早期的线上课程。虽然听着比较简单,但我们当时考虑到线上学习的时间碎片化,就把一个小时的课程,拆成了5段,每段10分钟,以提高学员的学习体验。当然,视频编辑和文案的工作量都增加了几倍。需要有一个大标题和整体宣传文案,五个小标题和五段描述,剪辑也需要分为五段,每段都需要片头片尾加片花和字幕。
按照知识产品矩阵分析,这种属于单次交付的免费线上产品。一个IP专业老师身兼编辑,剪辑,文案于一身。
至于产品在什么平台上展现,由于2014年是线上职业教育的元年,当时没有太多云课堂可选,最火的视频网站是优酷和土豆。老板一任性,利用已有资源,让公司内部技术人员搭建了属于智慧芽自己的学习平台。
初始期:2015年4月,学院开始对外部开放,当时直播渐渐火起来,微信也是一夜之间火遍全国。在尝试了视频网站的模式后,即自己做视频,引入行业专家在线下活动的演讲视频和采访视频之后,我们开始做线上课程直播和线下活动直播,同时建立了十几个微信和qq社群。每周会固定时间做1-2次线上直播,每个月会做1-2次线下活动直播,大部分是外聘讲师。
现在看起来,我们这时已经逐步向媒体模式转变,也将学院作为整个公司开发市场,对外合作的一个平台。
按照知识产品矩阵分析,这时属于连续性交付的免费线上产品。这时也有了专业的编辑做视频剪辑和文案写作,IP老师兼做知识原创者和课程设计者(初级)。
发展期:2016年1月,过年前,老板拉着我,语重心长的说,我们要做知识产权界的思科认证。因为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我们听到了很多学员的反馈,学院的在线课程挺多挺好,但是不够体系化,只解渴,不解饿,更不能增长肌肉。
本来我们想把已有的一百多个课程捏一捏,组合推出,但尝试了一下,也并没有很好的反馈,一方面由于最早制作内容时,没有有意识的做体系化,导致内容像散沙,加点水也捏不起来;另一方面,内部老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足,还没有发展到知识产品经理这样的角色。
于是,由我先开始做冲锋者,在恶补了很多课程开发和设计的知识,调研了十几个知名线上学习平台,如沪江网校,网易云课堂,hubspot,亚马逊认证,华为认证等等,学习了十几本知识产权行业的专业书籍,我自己亲自设计了一套针对企业专利工程师的体系化课程内容,而且还打造了一套培训+认证的体系。这里的认证就是充分考虑到教育类产品一定要有交互,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而在每节课都设计测试题,每个阶段还有实践项目,在课程全部学习完,还有个毕业设计,最终通过分数线再发个证书,做到了学习过程的闭环。
按照知识产品矩阵分析,这时属于交互性交付的商业产品。这时不仅有编辑,还有助教——将班级学员和老师组织在一个学习社群,及时收集学员的学习反馈,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见下图)。IP老师兼做知识原创者和课程设计者,向知识产品经理的角色过渡,因为在设计完课程后,有的课需要找外部讲师,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寻觅优秀师资,并对师资进行培训。
目前,学院已开发并上线了4套IPIQ系列培训认证课程,学员反馈非常好,并借此开启商业培训模式。短短的半年时间,IPIQ学员有500多名,复报率20%收入20万。由于背靠智慧芽公司,我们没有太高的盈利要求,目前,我们目标还是继续扩大用户量,所以,学院还会持续砸钱投入,模式是免费MOOC平台+部分商业培训。
接下来的计划,也透露一些,学院会继续增加IPIQ体系化课程的数量,争取2年内,新增十套课程,培养3000名学员。学院团队定位成课程产品经理的团队,会从IP行业挑选十位IP知识领袖,为他们提供课程运营策划和培训服务,为每人打造一套爆款课程,成为知识产权行业最领先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