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一直很忙,或者说总是被各种事情困扰着,没有心思读书。几个月后,终于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开始尝试读书,而且选择大多数人认可,有文化素养的名家作品,这次我读的是迟子建老师的经典文学著作《额尔古纳河右岸》。
其实早在两年前我便听说过这本书,看书名知道这应该是个地名,这地名不是少数民族就是外国,是一条河,猜测应该是发生在这条河右岸的故事。
那时候我先是打开电脑,在网页上看,可内容有限,偏偏我当时很是浮躁,对于这样有深度的文学作品,有些看不进去。在随便翻阅几段之后就放弃了。
再对比其它相对更通俗的小说作品,我看起来则更加津津有味,往往一口气能看几十上百页,完全能沉寂在故事里。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一个“俗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而已,看的都是“阅后即焚”的书,除了能带来短暂的快感之外,大概不会有多少收获的。
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毕竟名气太大,只要看到有人推荐好书,这本书就容易上榜,虽然我尚未品出味道来,却还是一次次在我眼前刷存在感,现在当我在某些晚上,有了足够的闲暇时光,便决定用这本书来打发时间。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看书的节奏是断断续续进行的,有功夫就看几页,不想看就放在床头。而且中途还会去看其它书。以相对松散混杂的方式,来阅读这本书。
在刚开始的几十页里,我读出这是一个生活在山林里的少数民族的故事。通过这个部落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角度,讲述这个部落在这近百年里,所经历的岁月变迁。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鄂温克族的故事。
刚开始吸引我的,是山里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依靠打猎为生,还会饲养驯鹿,将自己打猎和采集来的植物加工好之后,定期和外来的俄国人交换,这样可以得到盐、火柴等生活必需品。
为了饲养驯鹿,他们会不断迁徙,去往更适合驯鹿生长的地方生活,他们会搭建一种叫“希楞柱”的东西,应该就是他们的简易帐篷。每个部落都有一个“萨满”,类似于巫师、法师的角色,会施法求雨、治病,是个可以和天神沟通的人,在部落里都是很受尊敬的人。
或许他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度过的,也习惯了在山里生活,接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惩戒,在这里繁衍生息着。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即便生活在深山,也逃不过现代文明的冲击。
日俄战争爆发,部落成员被抓去打仗,伪满洲国建立,他们也被迫下山,即使新中国成立,在建国之初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他们也只能被时代的浪花冲击着随波逐流。
当古老的民族,面对着现代更先进的生产力,更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冲击时,那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就有了自己的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走出大山,住进楼房,找分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为一日三餐而奔波。虽然会辛苦,但和山里那物资匮乏,朝不保夕,随时都面临生存难题相比,这日子简直就是天堂。
直到越来越多人离开,仅有少数人依旧故土难离,他们不愿融入现代生活,只想守着那片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生在这里,也愿埋骨于此。
但对于一个部落来说,年轻人在离去,而老人们渐渐离世,就意味着这个部落在衰落。从这位酋长的女人口中,活到九十多岁的她,见证了那么多人和他一起从小长到大,他们都有各自的命运,但大多因为某些意外而死去。往往一场天灾,遭遇一次野兽袭击,都是致命的。等到那些一直陪着她变老的同伴,也一个个奔赴死亡的归宿时。她似乎在用“惯看秋月春风”的态度,讲述这一世的心路历程。
不知不觉就读到了最后,曲终人散,我已经体会到一些悲伤,直到所有人都离开,只剩下她,和她的孙子仍旧选择在深山里生活,她们站在路口,目送伙伴们离开时,那只白色的驯鹿,不愿随主人离开,朝他们奔赴而来,故事就此终结。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视线跟着模糊了。
本想在读完以后,写书评的,却发现自己脑子李空荡荡的,写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或许这种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本就不是一篇书评几千个字就能说明白的,需要反反复复去阅读,才能渐渐品味出更有内涵,很有营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