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在吃饭时闲聊,最近蓝筹股暴跌,大盘基金也跟着下挫10几个点。就连坤神也被网友骂成gou。我就安慰他说:平常心,用时间还空间,相信国运总归是没错,会回来的。突然,我发现:“时间换空间”这个词我有了一丝新的理解。
因为在几天前刚刚读了本物理的科普书,其中物理学发展的轨迹,无外乎就是找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表述就是说,什么东西转换成它,而它终将变成什么?
突然脑海中出现一个词:转换,万物互相的转换。似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亦或是非常基础的规律。相信你此刻这小子可能是疯了。别急,你且听我慢慢说。
我发现诸多不同学科知识,诸多不同行业的现象似乎都是事物的“相互转换”。
物理学: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质量与能量的转换)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电与磁的转换)
狭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广义相对论(空间与力的转换)
计算机科学:
傅里叶变换(未知函数与已知函数的转换)
自然语言处理:将字、词向量化的操作。(不可操作的事物与可操作的事物的转换)(ps:这个不太懂,个人浅层的理解,如有谬误还请拍砖)
投资:
盈亏同源(收益与风险的转换)
经济:
政府的逆市场周期的货币政策的调节。(眼前的风险与未来的风险的转换)
金融行业:
金交所的资产证券化过程。(资金与资产的转换)
生物体:
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与生老病死。(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中国传统哲学:
太极、五行的思想(阴阳转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科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事物表象与内层逻辑的转换。也是将无限的事物转换有限的规律)
日常生活:
股权与工资。(长期受益与短期受益的转换)
磨刀不误砍柴功。(效率与结果的转换)
宫殿记忆法、定桩法、图形记忆法(信息呈现方式的转换)
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第8季第4期的詹森秘境选手的做法策略(通过策略将记忆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
互联网产品的c端设计(可以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知识将用户体验问题(不稳定算法)转变概率问题(稳定算法)进行求解)
上帝爱好对称美学。所以有了各种守恒律:能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
现在感觉上帝也是个简约设计师。一个“互相转换”规则设计了万事万物。
从心出发,重识世界!
公众号:犟嘴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