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象棋里的一招,“马”后面加一颗炮,将对方的军~马后炮一出,对方就死棋了,“一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乃可击物;前无所隔,及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
”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贬义词,比喻事情已经发生了,才说自己有先见之明啦,说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啦,主要是指的人们主观认识和行动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某些情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中国,马后炮事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比如喜欢买彩票的人会说,昨天晚上福利彩票我猜到是10号,结果真的开出来了。然后你问他,你买中了没有,对方回答没买。然后你就可以对他说:“马后炮”。对方往往只能一笑了之。
在一个部门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假设这个部门里有4个成员分别为:甲乙丙丁,甲是领导有决策权,乙丙丁是成员有建议权欲否决权。假设现在遇到了一个病人,救治这个病人有AB两种方案,按照现在的科学水平两个方案效果差不多。为了就这个病人,甲召集乙丙丁开开会讨论用什么方案,甲乙的意见是A方案,丙丁的意见是B方案,最终甲决定用A方案,乙丙丁没有行使否决权。
在对病人实施A方案救治过程中,病人死亡了。
结果一出来后,马后炮又来了。丙丁就说,我都说A方案不行了,你们就是不听我们的建议,结果出人命了吧。
我们来想想造成这种马后炮的原因:
1.面对这种决策,甲只能二选一,两种选择都效果差不多,没有出现结果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
2.丙丁在决策过程中提供了建议,在治疗前,他们也不知道结果,他们如果真知道具体结果,可以行使否决权,但没有行使,所以可以说丙丁的行为属于事后诸葛亮。
对于这种结果,根本没有必要去怪罪甲的决策,甲的行为属于正常决策,无需褒贬。
以上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有换位思考,我们才不会冤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