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美国经济危机的风声刚起之时,国内的朋友问我,这对你有没有影响啊?我一脸天真懵懂无辜,怎么会对我有影响呢?我一介小小老师,就算天塌下来,比我高的人多着呢!
但是伴着油价的微涨,萧条的饭店,冷清的商场,食品柜台前老外的抱怨,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肃穆凶恶。
果然,一天上课,听孩子们议论,某某学生昨天晚上离校回家了。为啥?家里破产了,供不起这每年两万五美金的学费。
又过了两日,一个学生悄悄告诉我,他爸爸也被炒了。我一惊,这个学生的爸爸是我的同事啊。当然,他的头衔可比我高多了,人家是学校招生主管。不过学校也算人性,知道管理阶层人浮于事的弊病,从那里入手,大家应该也没有异议吧。
又过了两日,一个后勤工作人员气愤地告诉我,全体后勤开了会,说每个人都要削减工作小时数,可不就是意味着又少了一笔支出嘛。
前天去邻居家串门。我还打算约这个漂亮的妈妈去逛街shopping.
谁知她一脸沮丧地告诉我,她老公被炒了。OMG,他老公是学校的英语老师,也是这个家的唯一收入来源。漂亮妈妈开始跟我诉起苦来,说学校也不早点通知他们,现在存款没有存款,还欠着银行的钱,住的房子也是学校的,叫他们搬到哪里去啊?我说,搬到父母那里去暂住一阵吧。她摇摇头,他家根本就不用去打主意,他的后妈早就发了话了,谁来我家住都别想,包括亲生的。那她家呢,她说那只能去父母前哭了,求他们可怜可怜了。说话之时,家里那个4岁的小女孩和1岁的女娃娃正朝我笑得欢。
写到这里,又忍不住要说几句题外话。首先说美国人的消费习惯,确实跟中国人有很大差异,我认识的没有几个人有存钱的习惯。别看着那些老外汽车洋房,刷卡来刷卡去,一副潇洒的派头。可是那里面的钱到底有多少,却很是值得斟酌的。以前认识一个朋友,每次我们一伙人约好要去哪里玩,他总要先告诉我们,现在不行,他要先存钱。他已将近不惑之年,住着一栋体面的单体House, 门前的车也足足摆了三台。所以每次听他说那话,我总忍不住想笑,或者劝他卖车。
从她那里得知,学校总共开了四位老师。二十七分之四,应该不算低了吧。只是我没有想到学校的主意竟然打到老师头上来了。看来关于老师工作稳定的想法应该打破了。
感受着周围老师的喜怒哀乐,我回想文章最开始时我简单的看法,突然想起一个有名的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这小小的社会细胞能怎么做呢?我想只能是审时度势,顺势而行,做个有心人,提前准备好避开飓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