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老婆孩子放假了,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其实也就喘了一小口气的功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孩子需要“弯道超车”,老婆也要参加学习培训,我的工作还一如既往的“没有淡季”,家里需要人来帮忙。给老家的父亲一打电话,当天下午就坐火车赶过来了,在这个世界只有父母对子女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也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声,也是无价的。
父亲母亲都在他们自己兄妹几个中排行老大,生长在大集体的年代,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填饱肚、而生存,有余力、则学文”,一个劳力就是一份工分,一个劳力就增加一份口粮,所以父母在本应该属于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孩儿读书时”,却不得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稚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不能说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不爱他们的子女—我的父亲母亲,时代赋予了每个父母以不同的自己独有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们。回望现在的孩子们,即便是生长农村的,父母为了孩子“成龙成凤”,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学校旁租房子的比比皆是。有的所谓代言人感觉这不公,那不平,其实社会的快速发展,足以证明我们祖国伟大的事情信手拈来。
我们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如火如荼改革开放的经济大解放、社会大发展年代,那时唯一的信息来源靠的就是收音机和广播,除了翘首以待放学时的中午时光,可以如痴如醉收听单田芳、刘兰芳演定时播的《白眉大侠》、《杨家将》《隋唐演义》等评书,还有放假每天下午的“小喇叭广播时间”,时光流逝,但每每想起,他们的声音似乎还在空中缭绕,时情时景还在脑海中回响,其他的能够留下记忆的就是各地,各类万元户和发家致富的新闻和事迹在时时撞击着被几千年农耕文明束缚的千百万的农民兄弟们心坎,同时也在冲撞着懵懂的我们。
早早辍学到北上广打工的同龄小伙伴们,每年春节归来,穿着崭新时髦的衣裤,踏着雪白潮流的球鞋,提着我们从来没有见到的大包小包糖果和食品,引来左邻右舍家长们的赞叹和艳羡,也引领着孩子们的追随和围观。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刮遍大江南北,虽然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涌向千家万户,但对于靠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的父母,繁重的“三提五统”和孩子们逐年增加的学费,加之早年母亲身体不好,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父亲身上,曾经让他一度不堪重负,每每农忙季节,眼看天气突变,父母面对收成即将受损的焦急的面孔,急促的步伐,一直刻画在我的心底,即使如此,父亲仍然没有放弃我们的学业。
虽然我们最终都没能考上名牌大学,到目前也没一个能成为富商贾贵,甚至比起来那些早年辍学的小伙伴,或许有的已经身价无量,有的雄霸一方,但我们不后悔也不羡慕,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至少我们长大后,没再让父母操心了,我们团结以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直奔跑在正道上,前行中或许有风雨交加,或许有沟沟坎坎,或许有磕磕绊绊,或许有荆棘布道,但老父亲一路的坚持,让我们学会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直面挫折。
有人说父爱如山,我说父爱如帆,父亲如高扬的帆,儿女是乘风破浪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