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2017优秀华语电影推荐中,《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唯一一部没有将故事背景放在当下时代的影片。
这部作品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也是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创作。
为使小说文本脱胎成为真正的影像故事,该片在视听语言和文本方面都下了很大工夫。
《不成问题的问题》带有明显的学院派美学追求,大量的中景、远景,充满中庸意味的对称构图。在角度的设计上也少有平视的视角,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轻微的俯视视角,观众从一开始就是一位看客。
当丁务源出现时,他的镜头通常极稳,秦妙斋的镜头则呈现出一种微微的晃动感,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所有的场景设计都偏向简洁,同样服务于人物性格。
丁务源的出场带着一种极端的秩序,在他的房间中,所有事物都方方正正,桌上的茶、金鱼、各式穿戴物件,都有强烈的传统意味;
秦妙斋的房间和仪表则呈现出一种乱序,他的寝具桌子全都集中在房间一边,墙角的柜子也是歪的,刚好是他的身份及内心状态的具现化;
而到了尤大兴夫妇的房间,一进门,床上的纱帘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隔阂感,房间内的摆设也偏向于暗色,这对夫妻的关系可能并不那么融洽。
在水墨极简风格设计的前提下,黑白的确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过遗憾的是,数码技术的进步反而成为了该片的一大障碍,感光度的下降让影片的灰度层次太模糊,部分画面效果反而不如许多50年代的电影。
作为改编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难度并不小。
在原作中,读者能体会到农场衰落的原因,但具体的戏剧过程是相对模糊的,这也是文字的魅力。
举个例子,假如是在文本中,“纨绔”两个字就能令读者毫无障碍地展开想象,放在电影里,怎样让人感受到“纨绔”就变成了难题。
梅峰导演选择的方式是丰满人物、拓展人物关系,人物立住了,剧情的发展就不会太突兀。
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秦妙斋与徐小姐的感情戏,这部分情节不仅仅是调节影片的气氛,也揭示了最后秦妙斋联合农场工人批斗的重要性格诱因。
从如何百般说辞拖延房租,到与徐小姐见面时怎一个酸字了得的对话,再到坑蒙拐骗举办画展,秦妙斋的左右逢源与丁务源极为相似,只是他带着些“洋气”,还不那么熟练。
三太太角色的加入,则使影片有了一种更熟悉的现代官场味道。
观众们首先意识到的是丁务源本身也是个服务于上级的角色,从他小心翼翼的奉承中感到这是一个“不好做”的人,而后才逐意识到:他欺上瞒下,暗中为主任的职位费尽心思,可人人都要为他叫好。亏是亏农场的,好处是要自己拿的,这样的人谁都舍不得。
这种观影感受和小说余韵是契合的。
我们在各式改革困难、人情泛滥的企业中都见到过这些面孔。
无数力图实干改革的“尤大兴”前前后后被逼走,带着无奈与心痛失去理想的土壤。
在原作中,老舍先生显然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老舍先生本人曾于1924年赴英国任教,1930年才回到国内。1932年,老舍先生就写下了一本字字诛心的小说《猫城记》。
《不成问题的问题》写于1942年冬,1943年发表在《大公报》上。
这篇小说因为言辞风格的犀利鲜明让许多人大感意外。但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我看到了一个文人的秉性脾气,这是一个时代的责任感。
老舍先生对改革者尤大兴抱有强烈的同情,对丁务源的行为进行了颇为辛辣的批评。
在影片中,梅峰老师去除了一定的时代印记,从后人的角度更客观地看待“尤大兴”式的改革者。
尤大兴的改革务实有效,大刀阔斧,可下刀会见血。
怎样止血,也是一种“人情”。
这种人情不是“丁务源式”的虚与委蛇,是不同层次、立场间的理解。
影片中的尤大兴对于自己的改革方案没有任何解释,他始终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试图斧凿修正,他反复说着尖锐的话,在与工人同处的场景中大多皱着眉且不耐烦,直白地表示出不屑,临走时的感慨也是:“和这帮乌合之众终究是弄不到一块去。”
影片中,尤大兴与妻子明霞之间的对话一语道破了他的困境。
明霞说我总是听不懂你的话,农场中的工人也是如此。
尤大兴始终找不到一种恰当沟通的话语方式,越是无法沟通,越是渐行渐远。
这种缺失,是失去改革支持的真正内在原因。
影片中尤太太与丁务源之间也有过几次单独的对话,二人之间竟隐约有一丝模糊暧昧,与其说是男女之间的情愫,不如说是一种对传统的赞赏共鸣。
明霞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人的形象,与穿洋装的徐小姐有很鲜明的对照,在明霞眼中,自己“一意孤行”的丈夫得罪人,不懂事,和八面玲珑的丁务源有着天壤之别。
她嫁给了一个穿衬衫的改革者,又对着袍子的丁务源赞赏不已。
影片结尾,明霞惆怅地望着树华农场这片世外桃源,仿佛充满了困惑。
这里景美人好,怎么就起了血雨腥风?
《不成问题的问题》展现了官场的种种怪现象,但没有仅仅停留在讽刺之上。在讨论群体麻木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另一种方圆间的度量思考。
激进或是保守,现代还是传统,如何舍取——历史总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藜照(自由人)
首发于公众号,特此声明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