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见到来自著名“鹅”厂—腾讯的培训小姐姐分享腾讯学院的案例学习,虽然时间很短,确实意犹未尽,但就案例在课堂中的实践这部分确实应该码点文字留给自己也方便大家一起复盘和汲取知识点。
首先得说说学习形式,人家除了课堂授课,当然有很多种其他选择啦,比如案例学习、测评、行动学习、标杆交流(剩下的我自行脑补了)等等啦。
再说产生的原因,根本来说两个字概括:新和快。市场速度、企业发展速度都是翻着翻的往前跑,技术革新、业务迭代也是打着滚的变花样。一谈到组织,官方的说法就是VUCA来临种种。(VUCA是指组织将处于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状态之中。“VUCA”被战略性商业领袖用来描述已成为“新常态”的、混乱的和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在这种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积累大量宝贵经验和知识技术,所以这两年在培训圈里案例学习、最佳实践、经验萃取都是大热的高频词汇。
相信很多跑的快的企业都和腾讯经历一样的,还有更多稳稳的和上升期的企业也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鹅”厂的小姐姐是这样介绍她们的案例学习之路滴。第一步,摸索期。这段时间需要借助外力,由外部专家协助共同来完成案例开发和学习。第二步。发展期,有能力自主进行开发了。第三步,全面开花期。配套的制度跟上了步伐,有力保障了这种学习形式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并越来越大的发挥作用。以我个人带培训项目的经验看,第一步和第二步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培训项目的背景及资源,并没有太多界限,还是那句话,从需求出发,合适并能向前推动就好。这里也是考验培训经理/项目经理能力的地方。
具体来说说案例如何开发和使用。
1、关于撰写。这部分能展开单独开话题。不过对于新手来说,一般我会给出模板之类的工具,帮助快速上手。
2、专才培养。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这样细分,写案例和讲案例的人分开来培养,因为有的老师真的只会写不会说,而有的老师只会说,开发就费劲了。
3、在企业中推广。每个培经都会根据需求及文化各显神通,但是案例库一定是共同的一点。至于是授课还是沙龙或者是其他什么形式,只要适合就是ok的。
4、我重点说说案例的使用场景,这也是我收获最大的部分。(敲黑板,出现大量知识点,这里可以记笔记哦)事实上,案例可以大致分为大案例、中案例、小案例、微案例。每种的内容定位、开发模式、案例讲授模式、时长、使用场景及针对的人群都有不同。我复盘腾讯小姐姐说的吧。
(1)、大案例。这种案例是对整个行业及业务板块来龙去脉、挑战、给予、战略及产品决策的复盘,提升学员的战略决策能力。通常要5幕以上,篇幅较长。这种级别的案例对理论深度有一定要求,大多是和商学院的教授合作撰写。有商学院教授牵头完成后,通常把案例作为银子或载体,讲解案例背后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换句话说,这一个案例中可以包含很多知识点。6-7小时时长,在案例课堂中使用,面向总监或者中层。
(2)、中案例。这种案例通常是某种大型业务或者重大事件的重现,让学员进入当时的冲突和挑战场景,探讨业务或管理的决策,提升学员的决策能力。一般4-5幕。这型案例的开发要组成开发小组,通常2-3人,一定要包含业务专家。对于讲授的要求需要引导师+业务嘉宾共同参与,不光对案例进行导读,还要引导讨论和总结、传递知识点,讲解案例背后的故事和当时的思考。3小时左右,也是课堂中使用,面向组长/中层。
(3)、小案例。这就比较常见了。这型是某一个具体的业务决策场景,或者两难的管理调整场景,让学员有一定的代入感。如果非常重要而典型,甚至可以直接使用这种案例形成微课。1-2人的开发小组杰克。讲师可以独立讲解,引导学员讨论并分享解决方案和建议。20-60分钟,在课堂和管理沙龙里常常使用,面向组长/中层。
(4)、微案例。展现常见的管理场景,通过学员对这些场景的演练和讨论,提升学员基础管理能力、传递公司管理文化,通常只有1幕。在新人经理人类似的项目中常常能看到这类案例。可以独立开发完成。既可以结合面授课程,也可以直接做成在线学习的微课,15-30分钟,面向主任/组长等一线管理人员。
最后说说,案例制作的关键环节:
(1)、选题,原则是有料有聊,比如明星产品、关键事件、热门话题、共性问题等。
(2)、采集,原则是内容详实,比如关键人物、信息全面、关注细节、交叉验证等。
(3)、成文,原则是换换相扣,比如情节多样、冲突设计、还原场景、问题设计等。
当然,案例教学推动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坎坷”,问题和解决方法,言简意赅就是下图的意思(例举了5个常见的挑战,我就不赘述了)。
好的培训人TD/OD,一定是想既对岗位进行完整梳理,让工作内容描述结构化、流程化、场景化、专业化、精准化,(高手甚至可以梳理出模型来),同时又可以找到工作中最关键的任务。复述出典型场景并提供解决方案。既梳理整体又聚焦局部。但是实际操作又何尝容易。当你一头雾水或者阻力重重之时,从微小案例入手,慢慢编写出大案例,猛一回头,也许突然就拨开迷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