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时,老蔡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躺着,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做。我问他,你在干嘛。他说,我在冥想。那时候不懂,除了觉得他怪,也没什么了。
后来的日子,在一次交谈中,他说了一句话:“我不喜欢你对自己不真诚。"
“对自己不真诚?"这话什么意思。只听过对别人不真诚,没听过对自己不真诚的。只是这句话在日子里埋藏了下来。
在我走上工作以后,内心特别的难受。(这种难受,并不是指经济上的窘境,而是内心好像总有一种东西使你不得开心颜)
说也奇怪,在那种状态下,我第一个想到不是我的领导,即使他是世界500强。而是选择了咨询一无所有的老蔡。也许直觉告诉了我,二人中“老蔡是认真活着的人,即使他平时表现的有些古怪,而我的领导,只不过自我敷衍众生中的一个。"
老蔡并没有直接回答你是怎么了,也没有指出怎么去做,去改变,只是说:“你去看些书吧,别问为什么,去看就知道了"。
我记得他推荐的,周国平,王小波,和<<少有人走的路>>。暂且不说三位作者有多么的厉害,或者没有名留整个人类史的人文大师。那是人生必走的一个过程,也可以是非走不可的弯路。
再后来,迷上了书籍。也迷上和作者聊天。除了痛苦,有趣之外,还收获了无知。
读书,总会带来思考。第一个不解的即是书和现实世界差异好大。就好比书中所提倡的“真善美"又与中国人酷爱的人情世故格格不入。再读过<<论语>>,<<道德经>>等中国古典书籍。也可以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码事。多数人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无缘的。后来人们把奉行文化为人生准则的人成为理想主义。而聪明与智慧是两码事。
再接着,阅读越喜欢独处。一来是为了思考,二来是为了避开一些自己不喜欢的社交场合。不敢全盘否定书本华关于社交与独处的言论。至少于许多方面颇有验证。贫瘠的社交与高质量的独处之间,我敬佩找到生命中要做之事的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想做的事上面。而不是迷茫一生,即使他们貌似拥有完美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是活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回答自己。这一点,功利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等待自我的觉醒。
独处,也意味着孤独与寂寞。世界上哪有什么孤独,只有不懂自己的人才会说自己孤独。至于寂寞,只有神或者死人才能避免。
独处,也意味着招致别人异样的眼光。诸如“冰冷,高傲,不善社交"等字眼扑面而来。稚嫩的心灵才会奋起辩解,孤独而又强大的灵魂则选择了沉默,或者有礼一笑而过。
独处,是从外部回来世界的中心“我"。而社交是以"我"去到外部。一个不懂独处的人,很难真正爱自己,也很难去真正爱别人。一个不懂社交的人是遗憾,但也可能是天才,一个不用社交的人,则是一头猛兽或者半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