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天就开学了,甜宝为赶寒假作业就没陪我一起去姥姥家,傍晚我一回家就看到甜宝还在埋头苦写作业,随口问:“白天干嘛了,宝贝,,作业到现在都没写完?”甜爸说:“玩儿新买的多功能棋盘了。”“哦,这棋好玩儿的都让你忘记写作业了?”“没有!”甜宝坚决果断的说,“我没有玩儿,我只是研究一下这七种棋法都怎么玩儿!我是在研究,根本没玩儿!”
甜爸看到的事实是甜宝在玩儿,还玩儿了两个多小时。而甜宝却说她没有玩儿,她是在研究。面对孩子如此回应,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觉得孩子是在狡辩而生气吗?你又会怎么做呢?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算啥呀,根本不是事儿;有人却会火冒三丈。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情绪触发点是不同的。你觉得不是事的事在他人看来却是大事,否则他也不会生气了。
之前之前的我的反应就是后者。我一定会很生气,本来应该回姥姥家的,你说要在家赶作业,我妥协听你的自己回去就罢了。你不好好写作业,还去玩儿跳棋,好吧,新买的你新奇,玩儿就玩儿吧,也不说啥,可你居然还狡辩!明明错了,明明玩儿了两个多小时居然还说是“研究”?!我一定会火冒三丈,把上边写的那些想法一一说给她听,让她承认错误。(此状态就是不知不觉,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后来学习了正面管教,知道不能吵孩子,要温柔,要和善而坚定。碰上心情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起我的怒气,我还是会生气,不过会在事后平静下来给孩子道歉,说刚妈妈态度不对,不应该吼她等等等等。(这个状态属于后知后觉,事后去弥补。)
如果心情还可以,没有发火的情况下我会这么说:“甜宝,妈妈知道,新买的跳棋刚拿回家我们就去版纳了,你一直没来及玩儿。好不容易到家了,忍不住就想玩儿,妈妈理解你的心情。我要是收到我想要的礼物,也一定想赶快打开玩儿,这没错。但你不能撒谎呀,爸爸看到了事实是你下午玩儿了两个多小时,你还不承认,说自己没玩儿。这是不对的,不能狡辩,知道吗?”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觉得我很了不起,看,多好,有共情,有理解,有包容。(这个状态算是当知当觉了,我的大脑盖子本来快打开了,我却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对孩子发火,和善而坚定的面对我的孩子。)
当那天晚上事情发生时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共情、引导、说教。我欣然接纳甜宝的说辞“研究”,因为我理解:我们大人看到事实是她玩儿了两个多小时,可对于甜宝来说,她确实是在研究,她在研究这个东西怎么玩儿。我很平静的问:“甜宝,你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还不会玩儿呢,怎么去玩儿。我只是先研究下它怎么玩儿,研究透了,知道怎么玩儿了,就去写作业了?”(这话也是共情哈)“是的,妈妈”甜宝很开心的回应我,“事实就是这样的。爸爸他冤枉我了,他要给我道歉。”
我没有按照甜宝说的让甜爸给她道歉。我只是告诉她:从爸爸的角度来看,他看到的是你摆弄棋盘两个多小时,你说的研究爸爸认为是玩儿,他的理解也没错,你的理解也不错。角度不同罢了。就像瞎子摸象,摸到耳朵说大象像大蒲扇的没有错,摸到象腿说大象像柱子的也没错。但是如果摸到腿的说那个摸到耳朵的人错的话,那就错了。我们不能否定别人的感受。
甜宝举一反三:“嗯,我知道了,就像红烧肉一样,我觉得好好吃,爸爸却觉得是世界上最难接受的东西。我没有错,爸爸也没有错。”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孩子开心认真的写完作业,拉着我说:“妈妈,下午我都研究过了,7种玩儿法我都会了,我告诉你怎么玩儿。”
冲突,很少和事实本身有关,大部分是和一个人看问题的观点、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诠释,以及双方的价值体系有关。刚我说的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相信大家在小学时就知道。站在各自角度每个人都没有错,但如果你直观武断的去否定对方是错的话这就错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是面对孩子,可能我们的宽容心会更强些,容易做到些(并且还是看心情的)。但如果是面对伴侣,恕臣妾做不到哇。
凭什么呀?凭什么我要站在他的角度替他考虑?他为什么不站在我的角度替我考虑呢?
对呀,凭什么呀?
一凭你想要幸福,你想要改变。谁不舒服谁改变,你觉得不舒服了你就去做出改变吧。不改变?那就接着不舒服下去吧。二凭,你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说明你已经成长了,比他觉悟高,比他厉害呀。心情好时就让让他。
当然,想要做到换位思考,不但要我们自己觉悟高。还需要两点:一需要平时多存款,存款丰厚了,两个人关系好了,爱会遮掩一切,会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为有爱,心里暖暖的,感念对方的好,会更愿意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二需要自己做情绪疏导,先共情了自己,安抚了自己,就容易换位思考了。
可是,这个方法似乎治标不治本。只是接受而不是接纳,心里还是觉得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不过是基于种种原因不计较罢了。
到底怎么破?
我们没有办法不让别人不惹我们生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理程式,还是那个人,还是那句话,那个眼神动作,我们却不再生气。就像书里那些得道高僧所言“老衲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一直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池水,人也还是那个人,但观点改变了,心境不同了,“看到”的也不同了。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亲子关系,所有的亲子关系其实是童年的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长大的自己和童年的自己的关系。
我对甜宝的“狡辩、顶嘴、撒谎”的接纳就源自于那次的看见——看见了童年的自己。上过将爱的工坊的学员应该记得我在去年课上分享的,甜宝喝牛奶那件事吧?
去年9月份吧,家里买的袋装牛奶,甜宝要喝,拿去厨房冲洗袋子。我听到“啪”一声,牛奶掉地上了,心里一笑,想这小孩,也不小心点儿,正想着呢,“啪”又一声传来。“甜宝,牛奶掉地上了。”
“没有呀!”小孩回答的斩钉截铁。
内心的火腾的就起来了,“怎么没有!我明明听到了,还是两次,你说没有?!”
“就是没有!牛奶没掉地上!”
内心大火熊熊燃烧,和善坚定也早抛脑后了,“你还嘴硬!我都听到了,不是一次,是两次!你这是撒谎!你知不知道?”
甜爸在旁扯扯我的衣袖(这是我们之前的家庭约定,当谁控制不住情绪发火时,第三方要提醒对方暂停),我一下楞住了,偃旗息鼓坐那里不说话了,也庆幸学习了这么久哈,如果过去我极有可能转头把炮口对准甜爸轰炸,把这个争执升级到家庭大战。
我问自己: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为什么一碰到顶嘴、撒谎我就无法控制自己?过往我到底经历了什么,让我无法忍受顶嘴、撒谎呢?
我爸爸脾气暴躁,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不允许家人忤逆他,更不允许孩子顶嘴。我内心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孩子必须听父母的,不能和大人顶嘴。”所以到了我有孩子了,我也不能忍受甜宝跟我顶嘴。
那撒谎呢?撒谎的根源在哪里?
童年的生活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在眼前播放。突然出现一幅画面:农家小院的槐树底下,妈妈拿筷子敲我的手,小小的我泪流满面想缩手又不敢缩,只一味的哭着喃喃着“我再也不敢了,我错了。”起因只是我同桌送我一条小手绢,我高高兴兴拿回家,我妈却说我是偷人家的,说我撒谎,不诚实,做错事就要承认,并要我把手绢还回,说我想要她可以给我买,但我不能偷东西。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自以为的我做的很好的和善而坚定的共情、鼓励什么的方法,我的那些当知当觉,都是我的自以为是!我以为我看到了,但那其实都是我的投射!我以为很好,但根本没有接纳孩子,我内心深处还是觉得她不好、不对。我以为我爱她,但其实还是在束缚她。
只有先接纳了自己,接纳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才能真正的不加投射的接纳他人。就像荣格说“所有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在的显化”,还有张德芬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当你真正的看到了,你就知道如何做了。
明白了这些,我郑重的真诚的给甜宝道歉,不但为我的态度(对孩子发火),还为我的行为(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甜宝趴我怀里呜呜哭,说:“我真的没撒谎,第一次是不小心,第二次是好玩,但只是牛奶袋子掉地上了,牛奶没有掉。”这就是孩子的认知。
后来我再一次认真的回想,反省,之所以出现“撒谎、狡辩”事件,一是我没有耐心,凭自己的经验武断判定,根本没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二则是甜宝出于害怕的防卫,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她觉得碰到这样的事我铁定会吵她,她担心我吵她,所以条件反射的为自己“辩解”。
原来,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压制甜宝的自尊了,警醒自己,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潜意识的力量是意识的30万倍。别以为一次看到、一次成长就OK了。需要的是不断的修炼,不断的刻意的练习。
之后,还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一步步的从事后省察、道歉的后知后觉,到刚吐出一个字后意识到自己脑盖又开了的当知当觉,到后来的还没说话就觉察到自己的按钮又被触动了的先知先觉,直到这次的真正的放下,这个情绪卡点完全被我疏通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很多时候确实是对方错了呀,比如老公给婆婆了1000元,却骗我说只给了5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撒谎!不是我的按钮,怎么办?
那他为什么会撒谎?他撒谎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去做一些事情的,特别是孩子,很多的不当行为是为了掩盖内心受伤的感觉而启动的防卫模式,就像我牛奶事件后的反省一样。就像你老公,他为什么撒谎?过去有没有出现过因给他父母钱而吵架的?他撒谎,恰恰说明他还在乎你,在乎你的感受,担心你生气。他在维护你们的关系,不过用错了方法而已。这时候就需要充满爱意的沟通方式了。
凡是能引起我们情绪过激的事件里面都蕴藏着我们的情绪按钮,只是暂时没看到而已。这里面你的按钮可能是“需要爱人把你放在首位”或者是“公平”或者是“我的父母最重要”等等等等。
不着急,看的到就是看的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有时候你觉得你看到了,但其实它是投射。倘若你真的看到了,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你只要记住:如果我不合作的话,没有人可以让我生气。EQ高的人懂得,别人只能按我们的情绪按钮,但是我们却要为自己的心理情绪来负责。你相像下,你正和你老婆吵的一塌糊涂,这时候电话响了,前一秒钟你还大发雷霆,后一秒钟接到上司电话,马上换一副面孔,甚至打躬作揖。你看情绪是能控制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过激反应?有的人可能在几十年后,或者6年后了解情绪的缘由,再通过学习觉察,5个月,4周,3天,2小时,1分钟,半秒钟就有办法让自己疏解开来。一个刺激,一个反应,经过6、5、4、3、2、1、1/2的训练,21次的重复,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反应。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课,没有速成——不过可以通过一些课程或某些人协助你尽快的觉察到。
爱情是人一生之中最千载难逢的机遇,它可以让我们过去所有的心灵创伤得到医治,所有心中最深的需求得到满足。然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脆弱、最容易伤上加伤的时刻。就看我们能不能通过学习,在我们自己受伤的时候,不马上去论断别人,而是能够开始自省,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去帮助自己和别人都成长,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在的亲子互动看到自己童年和父母的互动模式,再次的医治自己。
“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祝福大家,通过学习,通过一次次的省察内心、安抚自己,医治自己,一步步的突破那些情绪按钮,让我们心的容量越来越大,成为柔软而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