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总会迷茫地问:我毕业了要干啥?
初入职场的小白总是很无奈地说:这个工作怎么这么难!
遇到瓶颈期的职场人士也会焦虑地说:我想辞职,去找更好的工作!
从这些焦虑中似乎透漏着一个疑问:难道没有硝烟的职场真的这么难混吗?
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工作室创始人赵晓璃老师告诉你:不!你觉得难,是因为你还不懂得职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能力突围:职场加速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这本书,就是赵老师给以上人士的满意答复。希望书中的干货可以让更多处于职场焦虑期的人士,早日走出职场困境,进入职场快车道。
本书中梳理出五个步骤,它们分别是选择、策略、方法、实战和决策。
接下来我详细罗列一下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步骤——选择。
所谓选择,即如何找到正确的事?
一般人总是在看到各种工作后拿不定主意,总是在心里犹豫不定:“我到底要不要做呢?”总是在这类问题的浅在层面上思来想去,做无用功,而不是深入的去想:“我是否应该评估一下自己和工作之间的贴合度!”
而这种评估就是本书中提到的选择。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评估呢?书中给到了五个方向。
一,寻找职业诉求。
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是薪资高的,还是周末可以休息的?是销售行业,还是店里的营业员?此时,书中会提供“九宫格工具系统”,方便大家明确自己的职业诉求,非常实用。
二,分析内心冲突。
当我们想要选择一份薪资高的职业时,就必定会带来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当我们选择周末休息的工作时,薪资必定不会很高。因此,紧接着的第二步就是检测一下你的认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此时书中会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行为日记”。
三,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引导人们热爱生活的重要事物,如果能把兴趣发展成职业,那么工作中必定少了许多烦恼。赵老师指出,人们的兴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型兴趣,如:喝酒、打牌、购物等。另一类为创造型兴趣,如:读书、写作、绘画、健身等。因此,大家要理性培养创造型兴趣,让自己在兴趣的加持下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里一定要留意一下书中给到的工具——“兴趣漏斗模型”。
此时忽然让我想到一个案例:
曾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演罗子君在面对丈夫的抛弃时,她也迷茫过、失望过,不过贺涵和唐晶帮助她度过了那段无助的时光,并且悄然开起了她的职业生涯。
罗子君从一开始就进行了职业规划。她的学历是大学毕业,但一毕业便进入婚姻,荒诞了学业。她在家里习惯了衣食无忧的太太生活,不曾学到任何有助于职业发展的技能。在各种条件都不利于她的职业规划时,她发现,曾经的兴趣就是“买买买”,对于商场中消费品的了解完全不亚于白领对自己工作流程的了解。于是她不曾想到,曾经“买买买”的兴趣,最终却成为她走入职场的跳板。
从这个故事案例中,我们应该重视书中提到的从兴趣入手这一点。一个人可能既具有消费型兴趣,又具有创造型兴趣,尽量选择和提升后者。也可以如案例中的罗子君,从消费型兴趣中逆向思考,把自己从消费者转化为销售者。
四,若无兴趣,从能力出发。
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还是有一少部分人没有明确的兴趣,不过职业终究不在乎入职人员有没有兴趣爱好这一点。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赵老师提出的建议是从自身能力考量,而自身能力又分为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才干维度。
五,最终勾勒出职业方向。
当把以上四个点做到位后,你的职业方向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你还不赶紧去试一试?
当然,我说到本书总共有五个步骤,以上只是对于第一个步骤的详细解读,之后的四个步骤就请各位自己去书中解读吧,因为书中给到的真实案例和具体阐述更为独到和细腻。
书中不仅有各种具有参照性和普遍性的案例,而且有大量非常实用的方法与技巧。书中提到的九宫格工具系统、行为日记、兴趣漏斗模型、入职匹配图、特质比对表等都是这个行业中最实用的规划工具,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最后送大家书中的一句话。
希望看完此书后的你可以重新思考:未来你的人生要怎么走?当你老的时候,会不会因为碌碌而为而悔恨,因为虚度年华而感到羞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