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还没看见恩铉自主学叫叫阅读,一方面可能我没怎么管他另外一方面我想应该遇到困难了影响到些学习动力,这个月是第四个月一篇故事从9页增加到16页,故事情节也更复杂了,文字量级也增加了,再加上这个月学习思维导图来串出故事情节,当然老师还要求把故事画出来,只是我一直没要求他,他什么时候想画就画,不想画就读读故事就好了。
而我内心是希望他继续学习的,哪怕是读一天停一天或者持续读或者放几天继续读,总之,我希望可以断断续续的做但是不要全盘放弃或者停止了。
今天第三天,他落下三节课,他在学习这个APP有不同的状态,有不睡觉关灯了还坚持要看,有一大早起来就想读,有要我陪读,有自己读,有从中感受到成就感,满足感,也有不想读,这些状态我都接受,不过我内心是希望如何做才更安心呢?
如果他这个时候不想学了直接停止了,就任由他就这样子停止了吗?我心安吗?
我承认我不心安,我清楚可以顺势而为同时我想他继续坚持学习我也可以介入的。
回想下,我对于这件事,我都做了什么呢?
提醒,比如说,恩铉,是不是还没学叫叫阅读呢?
他有时候说,我要玩这个(当下玩的事情)有时候默默走开,也未行动。而我也继续沟通和跟进。
陪读,比如说,恩铉,妈妈也想看看今天有什么名人故事。然后拿出平板或者手机打开app播放,他也会跟着看,听着,学着,而当我全身心关注他学习的时候,我内心起起伏伏,相比“眼不见为净”我更以后后者。
带着好奇跟恩铉沟通。
晚上我问他说,恩铉,你这周都没有学叫叫阅读了,是什么原因呢?
他说,我晚上又想读了
我说,是不是有时候不想读了就先暂停,现在想读了就继续读还是说现在比较难吗?
他说,不是难,我晚上想读了
我说,你真懂得调整自己,你可以暂停也可以继续读,你是灵活的。
他说,嗯
晚上洗完澡,他说想三个都学完。
最后坐下来,他自己学着,我在边上拿出本子抄写。
期间,他边吃这东西边听着,看起来“不专注,不认真”,等做题的时候做不懂。
爸爸过来说,你需要认真听内容才懂得做题目。
我知道那一刻我内心也是这么想只不过我闭上了嘴而爸爸忍不住说了出来。
恩铉低着头,一脸不悦,没有继续的意思了。
他转过来说,妈妈,这个题说什么?
最近内容的确比较难理解。
我说,妈妈看看。
我把题目和选择题答案读一遍。
他说,他懂了。
最后,选对,做对了。
就这样子,我继续记录日志,他继续学习,他需要帮忙会喊我,我再帮他以好理解方式念下题目,后来都是他自己选对了。
就这样,最后他一口气学了三节,45分钟左右。
我不清楚他是为了完成还是想学,总之,我感受到我是心安的。
当我不去思考由他独立自主学习还是陪读的时候,而是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平静的帮他,而当他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