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个朋友跟我诉苦,她们家庭聚餐,本来是很高兴的事,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孩子聚餐的时候表现很不好,说话没礼貌、甚至还做一些不雅动作,围着餐桌来回跑等等,她很难过,孩子这种表现不是一两次了,几乎每次聚餐回来朋友都要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发脾气。最闹心的是这种情况在家是常态。所以她跟我说有了要二胎的想法,心想有了二胎老大应该能懂事些。
坦白说,朋友家的孩子很优秀,在幼儿园表现很棒,每次幼儿园有演出的时候,他一定是班里的核心人物,领唱、领舞样样都行,上课发言他也是最积极的那一个,说的话经常逗得老师哈哈大笑。偶尔还能让老师感动一把。
是的,没错,我们说的是同一个孩子,可是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呢?
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有没有发现孩子表现好的都是在幼儿园,表现不好都是在家呢?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这种“两面性”。是因为在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都有自尊心,不甘落后,孩子之间还有榜样的作用,相互影响,所以一般都表现特别棒。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更努力。而在家的时候,孩子基本就是家里的核心,在家肆无忌惮,想干嘛就干嘛,而多数还是家里老人带就更无法无天了。所以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
另一方面,家长的失职。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家长的付出程度完全体现在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以上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经常说话不算话?是不是陪孩子时间太短?是不是有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骂几句脏话?是不是没有教过孩子场合感、分寸感?是不是让孩子看书的时候自己还捧着手机?
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是会模仿大人的,而模仿是不分年龄段、不分好坏的。比如婴幼儿是孩子模仿高峰期并不是说长大了就不模仿了,同样,孩子也不会区分家长的习惯好坏而模仿好的摒弃坏的。他只知道家长做的就是对的,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给孩子传递一些正面能量。
那么,想通过二胎来增加老大的自觉性甚至危机感,从而让老大成为家长眼中懂事的孩子到底可取吗?
我们试想一下,老大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多,给孩子的关心和教育还没有做到位,如果再生二胎,那分给老大的就会少之又少,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有问题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纠正,跟他一起成长,而不是逃避责任,甚至寄希望于二胎身上,如果二胎的到来真的能让老大变得自觉,变得懂事,那二胎又出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岂不是要接着生三胎、四胎……
因此,二胎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还得看家长。那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给孩子定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提倡给孩子自由,但是自由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超过了这个度,家长就不能妥协,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心软破坏了规矩。还要告诉孩子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做事要有分寸。
其次,家长要付出更多一点耐心、细心、同理心,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专家程越博士曾说,教育应该是越来越轻松的过程,3岁之前用百分之百正确的力,6岁就用百分之六十,6到9岁用百分之三十,9岁以后百分之十就足够了,这样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后面就很简单了。
可是现在很多家长都反着来,小的时候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那么放任不管,错过了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等孩子大了想管也管不了了。
最后,家长要正面管教。小孩子喜欢被肯定,被认可,有时候同样的事情换个说法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尤其家长的语气,不管你多生气,都不要冷嘲热讽,不要大喊大叫,而是用坚定的语气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让老大变懂事,真不是二胎能决定的。这个锅,二胎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