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的哲学
不仅孔子,先秦诸子们主要的兴趣都在于求治,而求知的兴趣是极小的。虽说有墨子这位科学天才,也有名家公孙龙对逻辑的研究,但是纵观整个先秦思想,这些是次要的,而求治才是主要的。墨子以他的兼爱说闻名,而兼爱与孔子的仁爱、老子的自然清静无为,都是治身、治国的大道,和求知、认知的关联不大。这乃是一个学习传统经典的常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西方哲学主要在求知,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在求治,这意味着什么?在哲学上表露出怎样的含义?当代哲学还有没有求治的哲学呢?
我们首先得承认求治和求知是不同的人生态度下的两种不同的学问。我们先不妨审验一番两者在态度上的不同,再去窥见学问上的区别。假设有一个没有先天态度、没有偏见和习俗制约的理想的人,被放置在一个没有习俗、没有态度倾向的生存环境中。这个人首先面对的是生存问题,即他必须先要活下去。这并不涉及态度问题,饥而食,本是一样的,无关乎文化。因此,我们再假定此人每日将获取适量的食物,以保其生存无忧。这样他将获得大量的余闲来思考一些问题。其余被设定为空无一物,一切都被设定在一个白房间中发生。
问题1:食物每日从天而降,它们从何而来?(求知)
可能的答案之一:“主人”。进而,“主人”究竟是谁?(再求知)
问题2:我如何对待这个慷慨、仁慈的“主人”?(求治)
可能的答案之一:我应该虔诚、敬畏、爱慕我的“主人”。进而,当主人赐予食物时,我是否应该跪拜领受?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以对主人表达敬畏?(再求治)
在这个白房间中,我们投放一个动物尸体。
第一次本能的怕。
问题3:这是什么东西?为何发臭?(求知)为什么那么可怕?(求治)我不想看到它!
可能的答案之一:这是个坏东西,是不祥的(知的答案),应该远离。他躲在角落,离尸体尽量远。(治的答案)
尸体隐没了,在原处长出一棵嫩绿的幼苗。
第一次本能的欢喜。
问题4:这是什么东西?为何这般美丽!
可能的答案之一:这是好的、吉祥的。把它握在手里,从地上拿起来,幼苗顿时枯萎了(知)。惊慌自责(治)。
进而,可能的答案之一:不能从地上拔起,不然它就会消失。(知的答案)我应该保护它,才能继续看到它,因为我喜欢它。(治的答案)
第二株幼苗长了起来。被呵护着,长大成树。“引”来一只小鸟。
问题5:彼何物也,其鸣喈喈?
可能的答案之一:如此动听、可爱,必是主人所赐予的。(知)我与它一起在大树下自在。(治)
日久,心烦。
穹顶打开,群星闪烁,明月当空,月光照在小鸟身上的时候,鸟化为女子;月光照在大树身上的时候,大树结出各种水果。女子在树上摘下苹果、柑橘和桃子,男人从女人手中接过苹果,吃下去,于是白房子彻底消失,回归万有。
我们所能得到的结论一:
知和治,是二物,但是常常纠缠在一起。
结论二:
求知,是舍我而求彼之所是。求治,是合彼我而求当有何为。求知,则分彼我,求其所是。求治,则合彼我,求其所应当。
结论三:
求知,是理智、经验类事也。求治,常常伴随着人的情感,如敬、怕、喜、烦、恶、欲等等。
结论四:
求知可以做求治之用,但求治的答案往往与求知没有直接的用处。求知是独立的、基础的,而求治的概念大于它。
《论语》为何是求治的哲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章。直译不难,旧注很多。我们不关注这些,而关注“说”、“乐”、“(不)愠”三个字。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结论二和结论三。“学而时习之”,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应当“乐”;人不知,应“不愠”。那么结论一和结论四呢?
若不知所学何物、所习何事,何来的“说”呢?若不知道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了,我们有何乐之有呢?人不知道自己所志所学,若不知其中缘由,有怎么做到“不愠”呢?可见,结论一也是符合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求治的大框架下,知的内容被改头换面了。即,在治的大概念中,知已经丧失其独立性,而附庸于治。(科学所以不能在中国独立成为一学问,或许就是为此。)
因此,《论语》是求治的真理。《论语》是关于“应该如何”的真理,而不是关于“是什么”的真理。《论语》面向的不是自然客观对象,而是以人的情感、人性为对象,以天下太平为目标的学问。天下太平,就是全天下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性,就是所有人的情感都是中正的,天下人都在做应该做的事,尽到其理所应当的义。对儒家来说,情感是表象,人性是本源,民生天下是大道。后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科学最瞧不起的喜怒哀乐诸般主观情感,恰恰是关于应该如何的一切形式的答案(圣学)的基础。
很多人一瞧《论语》,觉得太简单,不系统,不思辨,简直是一个世故老头处世经验的总结,认为它不是哲学。这些人所说的哲学,实际是关于求知的哲学。作为知识的哲学体系,就要系统、思辨、深刻,能解释世界的各种问题才行。可《论语》是求治的哲学,他们那么想,简直冤屈了《论语》。求治的哲学,一看功业,二看境界,不看与客观事实之相符与否。儒家的功业,大不大?不言自明。《论语》中的境界高不高,境界不高,怎么算圣人?学习《论语》,一是要转化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功业,无论是学术还是功利的事业,都是在践行;二是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这句话现在看来太空泛了,但是其本义还是好的。反观,西方伦理学,功业大的、被一个国家奉为官方伦理而陶铸国人和民族性格的是很少的;以境界闻名的哲人,更属罕见。
境界与功业
关于境界,前文曾提过。现在我们用《论语》自己的话来看什么是境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罕篇》)“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篇》)“从心所欲,不逾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即做人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乡俗、社会境界。至于大同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境界了。
功业和功利、事业都不同,功利指向一个追求利益的人,事业指向一个做事业的人,而功业指向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在一个完整的社会所体现和完成的价值和功劳。“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宪问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篇》)。孔子所指的功业是圣人的功业,而不是做老板,把事业做大就可以了。
一个人的志向最能看出其人的兴趣和人生态度,认识客观真理和提升人生处世境界是不同的,这也就藏着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且看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论语》以及儒家思想影响中国至深,中国人志趣在朋友、老婆、子女、兄弟相处好,这和西方那种发财、传教、求知的志向相比较,自然是一方奋力向前,一方调和居中。中国之落后,早种其因。在这里,孔子的志向,用四个字概括即:自治安人。用《论语》自己的话说:“修己以安人”(《宪问篇》)。再往小了说,叫做“修己以敬”;往大了说,叫做“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是关于治的真理,而如今现代人自由了,却没有人求治,也没有几个人是有境界的,更很少有人钦慕有境界者。明星美女、网红巨商,却得到众人追捧。在一定意义上,接地气就是反境界。甚至人们以为境界都是虚伪、是装出来的。乃至于谁玩儿境界,谁就死无葬身之地!现代人的危险在于,根本很少有人注意到“治”的问题的存在。人们沉溺在求知和求利的路向中,没有意识到自治安人、自爱爱人式的民主和自由,而只一心在自利自律、为所欲为式的民主和自由中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