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实体店迎客人,可是很多老板只把顾客定义为简单的进店买卖产品短期关系。
一听要做微信运营,养属于自己门店的私域流量池就是微商?你可能有什么误会。
所以我今天就和你一起讨论下最近很火的名词:私域流量
毕竟我现在手机也要管理着五个客服微信号,和三个公众号,整理点资料相互学习下。
事实上,私域流量并非一个全新概念,至少三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淘宝商家圈子。两年前开始,不少电商玩家将私域流量付诸实践。去年下半年开始,私域流量被频繁提及。
在2019新榜大会上,发布了一年一度的白皮书:“私域流量”成为2019营销关键词
引起各大品牌大公司对私域流量的重视,根本原因都一样:通过平台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见顶,流量越来越贵。如何降低获客和营销成本,成为每一家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和很多开店老板聊起店铺个人公众号和个人微信的重要性,的确是引发了很多老板的关注。
但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行对私域流量存在种种误解。事实上,私域流量既不是解决企业经营困境的万能灵药,也不是小店提升出货量的小把戏,更不能简单的定义就是微商。
以下,列出了5种对私域流量的常见误解。
1、私域流量=微信个人号
2、私域流量=微商
3、私域流量只适合小公司
4、私域流量只适合2C公司,2B公司决策流程太长,不适合
5、做了私域流量就不再需要公域流量
误解一:私域流量=微信个人号
将做私域流量等同于做微信个人号是最常见的一种误解,而且这种误解非常有市场,因为简单易操作。
私域流量的定义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无需付费,二是自由触达。微信个人号几乎完美符合这两条标准,发条朋友圈,就能触达数百上千好友。只要用心经营,微信个人号能够帮商家维系用户关系,促成商业变现。
再次强调概念:私域流量是可以自由反复利用,无需付费又能随时触达,被沉淀在自己app、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微信号等私密渠道的用户。相对淘宝、京东、百度、微博这些公域流量平台,私域流量属于商家“私有化资产”。
所以,微信个人号只是私域流量可选择的工具之一,而非全部。
按照无需付费、自由触达两个基本标准,我们将主要的私域流量工具按照承载规模分为三类:
1,自有App:拥有的用户数据最全面,权限最多样,可能性最大,而可承载用户的规模几乎无上限。
2,社交媒体账号:按照平台的去中心化程度,个人的:公众号>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抖音。每个平台赋予账号的权限各不相同,而能做多大与平台规模有关。
3,微信个人号及微信群:个人号最自由,但5000好友上限是天花板。
所以,做私域流量只盯着个人号,你失去的是更多的可能性。
误解二:私域流量=微商
与第一种误解相关,有很多人认为做私域流量等同于让企业做微商,就是在朋友圈刷屏卖货。不得不说,这种认知很低级。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私域流量不能等同于微信个人号,这是第一个私域流量不等于微商的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微商几乎是纯粹的销售导向,视用户为韭菜,但私域流量视用户为朋友,卖货只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吴晓波频道」的“新匠人学院”有个论述我特别认同:私域流量不是一个收割逻辑,一定是一个经营逻辑。而经营就是要长期长线的区考虑与客人的关系 。
微商是完全的收割逻辑,收割下线、收割代理,一款产品卖三个月圈钱走人,什么售后、什么客服、什么复购,压根不是微商模式的重点,发展下线收代理费才是它的商业本质。如果这样做私域流量,正经商家早晚把自己做死。
私域流量要经营,经营的核心是用户关系,而且是长线的用户关系。
信任是一段关系的开端,服务是维持信任的关键,你想做的是百年老店,用户想的是长期相伴。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是用户视你为专家+好友,把每一方面的需求都交给你打理。
(所以在这请你停下来思考下,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有这样的特质吗?让你能成为顾客认为的专家+好友)
这里举个真实例子来问问大家,哪个店的产品适合做私域流量?一个是美瞳隐形眼镜品牌,一个是镜框型品牌眼镜店。我曾被这两家眼镜品牌都加过个人微信。最后哪家店被删了,哪家又被留下呢?文末有我个人答案和分析。
误解三:私域流量只适合小公司
私域流量能够做到多大规模,取决于你投入的决心和管理的技术,并不存在一种只适合小公司做的私域流量模式。
街边小吃店可以通过微信个人号实现对经常光顾老客户的聚集,然后通过线上互动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满足。瑞幸咖啡也可以通过各种裂变手段获客,然后沉淀到自家的App中作为流量池,然后再通过营销手段激活、复购,做成估值29亿美金的现象级企业。
还有一种玩法,企业运营部门通过官方粉丝群汇聚铁粉,比如安踏的会员粉丝群组织的运动奔跑日,周代替已经无人问津的线上社区,影响社交舆论,接收用户反馈,发起运营活动,是否也是一种大公司玩转私域流量的可行套路?
私域流量领域到底能孕育出什么量级的玩家非常值得期待。在不同的行业,有孕育出大的独角兽项目是因为私域流量运用得好而得来的,是很可能的不奇怪的。
误解四:私域流量只适合2C公司,2B公司决策流程太长,不适合
有一种声音认为,只有低客单价、高频复购的2C产品适合做私域流量,因为可以实现快速转化回收成本。
这是急功近利的另一种思维表现。其实换个角度考虑,正是因为2B产品的决策成本更高、决策流程更复杂,所以私域流量可以更好地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决策成本高意味着更需要信任,而信任需要时间累积。
比如厂家需要引进一套上百万的生产机器,是直接去你官网看你拍的官方视频动心呢?还是看你的朋友圈不停发的机器运作视频,或顾客回馈体验等资料更有信任度呢?
私域流量是经营逻辑,经营的核心是用户关系,重复一遍。
误解五:做了私域流量就不再需要公域流量
也有很多人疑惑,是不是做了私域流量,以后再也不用花钱购买公域流量了?并不是。
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只是定义上相对,一个免费,一个付费,一个可以自由触达,一个需要平台分配;但在现实运用中,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互补。
如果今天你的私域流量能够触达十万用户,但你的新品推广可能需要触达一百万用户才有效,这种情况下,通过购买公域流量达成营销推广目标才是务实的。
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可以相互导流。
私域流量在前期启动期,可以通过购买公域流量实现种子用户的沉淀。
比如去别人的公众号,别人的抖音,别人的电梯广告里去做广告,只要不是你的,就是要付费的公域流量购买 。沉淀多少为你的私域流量,你就有多少免费资源。
私域流量能够帮你节省营销、推广成本,但其养成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资源。
都说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时间窗口,2019是私域流量的爆发之年,而红利可能只有今年和明年。
毕竟一个人能允许加的商业性微信或者关注的个人媒体都是有限的。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越早进入越能抢占红利。
但也要注意产品定义思维误区,不是所有产品都能跟顾客一直持续互动的,产品延伸线低是无法养起私域流量池的。
回到我上文提到的问题:一个是美瞳隐形眼镜品牌,一个是镜框型品牌眼镜店。我曾被这两家眼镜品牌都加过个人微信。
最后哪家店被删了,哪家又被留下呢?
答案是:我留下了美瞳品牌店的微信。
因为它的产品属性比一个镜框眼镜更换率高非常非常多。而这点不是还重点,重点是美瞳这个产品的产品延伸线非常强。
美瞳需要搭配妆容,搭配衣服和发型,甚至是营造心境;所以它的朋友圈可以讲美瞳,可以讲妆容的打理,讲讲近期流行什么牌子的眼影口红发型~~~所以它的朋友圈不再单调,推荐你一款口红购买也是没有任何违和感的。朋友圈都是各种美女美瞳后的各种时尚照片,作为一个爱美紧跟潮流的女性会舍得删除它吗?
这家美瞳店如果有了足够多的私域流量,请问它还只是个只卖美瞳的眼镜店吗?
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是用户视你为专家+好友,把每一方面的需求都交给你打理。
(所以在这再次提醒你请你停下来思考下,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有这样的特质吗?让你能成为顾客认为的专家+好友)
你如果发现有合适的产品很适合做长线私域流量,欢迎给我留言哈,非常感谢!
今天分享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