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导论
绪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
是一门系统的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
沈德灿: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陈志霞: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和互动规律的科学。
南开——乐国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个体和群体,在文化环境中对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研究范畴、对象、领域、范围:
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1)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文化影响
(2)研究自我与统一性。
(3)研究社会动机包括社会动机的种类,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和模式等内容。
(4)研究社会感觉和社会认知:怎么认识人——认知者、认知对象、认知条件;社会归因。
(5)研究社会态度改变和测量:无感变积极。人际过程
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
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
(1)人际吸引(爱慕问题)和人际关系极其因素、发展和改善、测量。
(2)人际沟通及其类型,功能,程序,效果。
(3)社会影响及其构成,发生,对社会行为(侵犯与利他行为)的作用。
(4)对语言和符号互动的研究以及谈话分析。群体过程
群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群体心理及行为:对正式或非正式群体探讨和分析,群体气氛与成员间相互影响、凝聚力和一致性、目标和规范、结构和互动、领导活动和效力、决策、冲突和解决方法、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对大群体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管理社会心理学,健康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环境社会心理学。宣传社会心理学(传播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历程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从古希腊至 19 世纪上半叶,社会哲学阶段
柏拉图:《理想国》理想社会各司其职,人变善良。
卢梭:社会对人有控制,教育使人向善。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
时间 | 派别 | 代表人 | 书籍 |
---|---|---|---|
19 世纪中后期 |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 拉扎勒斯、施泰因塔尔和冯特 | 1859《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拉扎勒斯、施泰因塔尔。1912 《民族心理学纲要》冯特 |
19 世纪后期 |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 塔尔德(G.Tarde)、迪尔凯姆( E.Turkheim )和勒庞(G.Lebon) | 1895《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 |
20 世纪初 |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 W·特罗特和 W·麦独孤 | 1908《社会心理学绪论》麦独孤 |
20 世纪 20 -30年代 | 实验社会心理学 | 美国 F·奥尔波特( F.H.Allport ) | 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两位墨菲( G.Murphy & L.B.Murphy )《实验社会心理学》 |
精神分析学派 |
(三)社会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大踏步地走向科学,进入实验社会心理学时期。1924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F·奥尔波特( F.H.Allport )在一系列群体实验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 年代)
5.繁荣阶段(80 年代之后)
研究方法论
1. 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具体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统一原则;批判与集成辩证统一原则。
一、研究类型
1.描述性研究
2.相关性研究
3.因果研究
研究准确度
信度:采用相同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分析方法:测量稳定系数;测量等值系数;测量研究的内在一致性系数。
效度: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量出所需测量事物的程度。1)内部效度因素:历史因素,成熟,测量的敏感作用,统计回归,选择,测量工具失灵,被研究者的缺失,各种因素交互作用。2)外部效度因素:被研究者缺乏代表性,实验环境人为性测量工具局限性。
二、资料收集方法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复杂的,所以尽量使用多元研究方法。
心理测验:标准化的测验量表
元分析方法: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
调查法:又称询问法。被调查者回答事先拟定的问题。分类:访谈法;问卷法。
实验法:控制变量。分类: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观察法:没有任何干预直接观察记录。分类:一般观察法——纯粹旁观者;参与观察法——公开参与和隐藏参与。
档案研究法:分析现有资料。传记心理学
潜在的问题
一)研究偏向问题:
研究者偏向;
被研究者偏向。
二)伦理道德问题:
1. 潜在危害源:身体危害;心理危害;泄露机密。
2.基本原则:自愿参加原则;匿名和保密原则;风险最小化原则。
3. 制度的保障:风险—利益分析;获得正式许可;事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