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齐帆齐微课)(日更52)
昨日,同事说有点儿后悔给孩子填报志愿以师范为主,教师这门饭越来越不好吃了。就在去年,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同事说,师范院校的分数线越来越高,填报师范院校的热度很高。
很多考生对于稳定工作很感兴趣,尤其是毕业就端铁饭碗的工作,目前的教师职业,尽管待遇还不算高,但是由于比较稳定,很受考生青睐。
几位同事虽然觉得自己日常工作很辛苦,想着还有两个假期可以休整,也给孩子报了师范院校。
可今年情况又有些不同,国家推出一些新政策,增加了一项课后延时服务,课后托管从过去4点半放学至六点,除此外另增暑假托管服务。还有传闻“教育部要在多省市开展试点,统筹安排周末的一天作为学校周末服务时间”。
双休日“上课”的政策目前还未落地,但今年很多地区的学生和公办校教师,周一到周五的在校时间都已经大大延长,如今还将失去暑假。
从课后延时服务,到暑期托管服务,各项政策都在试图减少学生的校外时间,减少培训机构可上课的时间,同时也是增加在校教师的工作时间。
01
在昂贵的生活成本之下,双职工家庭的托管任务较重,国家为了提升人们的生育欲望、给校外培训降温,开办公益性的暑托班,旨在提升广大家长们对新政策的接受程度。
的确,在校内托管服务的影响下,校外教培机构的部分生源将会流失,但与此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校内教师的工作负担。
校内教师工资稳定但较低,每学期的工作繁重、节奏快,各个学科各条线活动创新不断,上级部分检查层出不穷,各式各样。要应对这些检查,需要做许多“无用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们无奈感叹:好好研究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副业了。
班主任老师除了自己学科任务,备课、上课、批改外,还有班级管理,学校班级事项只会新增不会减少,竞赛、达标等语数英科音体美各学科都有,班主任老师得什么都参与。
学科老师任务也不轻,上级要求、本校部署的学科活动越来越多,而学科检测成绩要求也越来越高。
比如音乐学科,这门被许多其他行业认为最轻松最愉悦的学科,实则相当辛苦。除了常规的区级及以上的艺术节比赛,还有单项进行的各级合唱比赛、声乐比赛、舞蹈比赛,这些需要花费大量早中晚,甚至周末假日时间训练的备赛工作外,学校每学期的艺术活动,社会性的艺术表演任务也是应接不暇。
近几年区音乐检测成绩的排队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口上都说不进行学校成绩排队,事实上统测成绩出来肯定会有名次,为了漂亮的名次,侧重体验与表现的音乐课堂成了复习、记忆、应试方法为主的学习阵地。
每一个学期都是在紧张匆忙中度过,上班时间早就从八小时上升到十多个小时,这两年寒暑假已经被钉钉上的打卡、批改作业等工作蚕食不少。原本寒暑假被视为教师的一大福利,可以好好休整一下,好好陪陪家人,好好提升下自身素质的假期,如今也将终止。
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与享有寒暑假都不再受保障,工作量倍增,教师们叫苦不迭,甚至有人冲还没报考教育专业的朋友大喊:快逃!
02
对暑假延时服务拍手称赞的几乎都是家长,因为这样一来,解决了父母鸡飞狗跳的作业辅导,解决了父母工作忙没空管教,解决了隔辈亲的教育鸿沟,解决了财政亏空入不敷出,一举多得。
然而到底是得多还是失多呢?
期末的时候,学校组织学习国家五项管理,规定孩子要好好休息,好好睡觉,不要超时补课,不就是给老师、家长、学校、学生都减压么?现在暑假里,孩子依然关在校园里。
寒暑假不是中国独有的假期。它是一个合理的存在,一方面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不利于学生长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也需要定期休息。
孩子的精神成长不仅仅在课堂上,更需要户外去接触大自然,去博物馆走进历史、科学,去乡下体验质朴的亲情,去经历生活,在生活中健康成长起来。
从延时放学到周末上学,再到寒暑假托管,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有些家长甚至对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现在暑假又把孩子推到学校,家长是轻松了,可是一边倡导亲子陪伴,强调家庭教育,一边减少亲子相处时间,这种南辕北辙的做法真的可取吗?
家庭产生的育儿困难一股脑儿推到了学校,家庭搞不定的有关孩子的事情,学校必须要托着。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在家里就只有睡觉了,父母只需要早送晚接,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难道不是畸形吗?有网友留言:照此发展,孩子一满月就送学校,等到成年了,家长再来接回家去。
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成长最大的缺失,亲人的情感互动才是孩子精神成长、情感培育的底色。
“家庭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依托的是生活!”有些东西,老师真的给不了孩子。
学校每天让小学生在校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高中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放学后托管延时服务到寒暑假一条龙带娃的“无限责任公司”。
目前主要社会问题是双职工陪伴孩子时间少,暑假是困难期,养育成本太高,生育愿望低,那么这些问题是不是推给学校就能真正解决了呢?
学者胡适曾说过,看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三个方面:如何对待儿童,如何对待女性,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为了解决孩子陪伴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人格发展,让同样有家庭、有孩子要养育的教师全部承担,真的是最佳方案?叫那些只有靠寒暑假回一趟老家的外地老师情何以堪?
不是反对暑假托管,而是希望不要仅仅推给学校就完事了,越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越是用简单的解决办法,效果就会越糟糕。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提出:可以设定女性弹性下班时间;可以为采取积极措施的企业增加经济奖励;可以政治倡导,允许女性劳动者接送孩子。孩子教育好了,社会和政府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3篇,打卡主题三:有关暑假,2206字,累计19552)